永发信息网

做梦时,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会和现实中一样吗?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14:48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3-05 18:49
做梦时,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会和现实中一样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3-05 20:04
不太一样。近几年的研究倾向于认为睡梦中思考的事情处理方式可能更有深度也更成熟,有利于现实中人们更正确的作出决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渊鱼
  • 2021-03-05 22:01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 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 由于人在梦中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从心理学角度讲,做梦就是潜意识中自我的情绪反馈。梦境中说的话、做的事、遇到的人、场景等等有些与现实一致、有些相反。但是情绪(或者说心理暗示)是与现实一致的。 比如你梦到过年收红包,心中很高兴,那么现实中的你有可能遇到了很开心的事情,或者你十分关注的一些事情有了转机,让你对事件发展的预期有了非常好的预兆。 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指你被自己或是别人进行了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你不会有意识的去思考,而是由潜意识记录,当做梦时潜意识就将平时没有思考的暗示加以强化。 总体来说,梦就是一种情绪的反馈。而这种情绪使我们平时对生活、工作、环境的感触。梦中的情况也许会发生,也许不会。梦对未来有一定的预示作用,但不应太过迷信。对事物发展要收集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更准确判断
  • 2楼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3-05 21:0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