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序,校分别是哪个朝代的学校名称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9:28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2-24 17:03
庠,序,校分别是哪个朝代的学校名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2-24 18:16
1、古往今来,学校有“校、序、庠、学、国子监”等名称。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
2、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3、如今,人们对“学校”一词的定义大多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学校”一词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代,学校被称为庠、序、学、校、塾等。那么,古代的学校为何称“庠”呢? “庠”为“培养教化”之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在《辞海》中,“庠”同样被解释为古代的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说文·广部》中也有:“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尽管前者所述“周曰庠”,后者说的是“殷曰庠”,但不难看出,古人将学校称为“庠”,是取其“教养教导”、“培养教化”之意。 从“庠”字本身来看,“庠”为形声字。从广,羊声。“广”的本义为宽大的房屋。“羊”为“善”省,表示美好、完善之意。“广”“羊”为“庠”,可会意为专门用于教化人从善、向善、识礼,从而使得人品更加完善的地方,亦即学校。 “庠”有上庠下庠之分 “庠”作为古代学校的名称,古籍中不仅有很多记载,而且各有解读。如《礼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明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五:“庠为乡学,有堂有室;序为州学,有堂无室。”“庠老”、“庠生”、“游庠”等都是因“庠”而衍生出的对人的称谓。其中“庠老”是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庠生”是对明清时期府、州、县学的生员的称谓。古时以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学。元代柯丹邱《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清代蒲松龄《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这里的“邑庠”即县学。“游庠”则是指明清时期,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如明代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清代毛祥麟《对山馀墨·群芳榜》:“有沉濬者,幼孤,母甚姑息。既游庠,益听其以厚赀出入,乃愈放荡。”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此人既游庠食饩,当令人勉之务正。” “学校”一词始于民国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商朝时,这四种学校的名字又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此后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西汉时期,学校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宫。唐代办学达到古代鼎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期的学校基本承袭隋唐,但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将学校称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的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舒智辉 yihaiwenlin 古代“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 古代对小学生的行为管理相对严厉,家长也大多认同“不打不成器”。学习不认真或学得不......余下全文>>
2、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3、如今,人们对“学校”一词的定义大多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学校”一词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代,学校被称为庠、序、学、校、塾等。那么,古代的学校为何称“庠”呢? “庠”为“培养教化”之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在《辞海》中,“庠”同样被解释为古代的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说文·广部》中也有:“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尽管前者所述“周曰庠”,后者说的是“殷曰庠”,但不难看出,古人将学校称为“庠”,是取其“教养教导”、“培养教化”之意。 从“庠”字本身来看,“庠”为形声字。从广,羊声。“广”的本义为宽大的房屋。“羊”为“善”省,表示美好、完善之意。“广”“羊”为“庠”,可会意为专门用于教化人从善、向善、识礼,从而使得人品更加完善的地方,亦即学校。 “庠”有上庠下庠之分 “庠”作为古代学校的名称,古籍中不仅有很多记载,而且各有解读。如《礼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明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五:“庠为乡学,有堂有室;序为州学,有堂无室。”“庠老”、“庠生”、“游庠”等都是因“庠”而衍生出的对人的称谓。其中“庠老”是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庠生”是对明清时期府、州、县学的生员的称谓。古时以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学。元代柯丹邱《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清代蒲松龄《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这里的“邑庠”即县学。“游庠”则是指明清时期,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如明代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清代毛祥麟《对山馀墨·群芳榜》:“有沉濬者,幼孤,母甚姑息。既游庠,益听其以厚赀出入,乃愈放荡。”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此人既游庠食饩,当令人勉之务正。” “学校”一词始于民国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商朝时,这四种学校的名字又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此后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西汉时期,学校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宫。唐代办学达到古代鼎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期的学校基本承袭隋唐,但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将学校称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的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舒智辉 yihaiwenlin 古代“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 古代对小学生的行为管理相对严厉,家长也大多认同“不打不成器”。学习不认真或学得不......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