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的作品赏析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0 03:35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2-19 21:36
芦花的作品赏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2-19 23:09
芦花,圆锥形状,白色花序,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从观赏角度看,的确不能和姹紫嫣红的奇花异卉相比。因此,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说:“芦花没有什么看头。”这话引起了德富健次郎的反感。他说:“我独爱这个没有什么看头的芦花”,并决然以“芦花”作为自己的笔名。这并非他的一时冲动,而是受托尔斯泰等激进的小资产阶级进步作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在时代的变革中,德富芦花逐步看清了人民大众的力量。他热爱人民,同情弱小,情愿与普通的日本人民为伍,甘做一株为上层统治者所不齿的芦花,融在茫茫的“芦花之雪”中。这里,作者托己所爱之物,言胸中之志,立意深刻新颖。描写芦花,作者避开了单株芦花的刻画,而注目于芦洲上数不尽的聚拥在一起的芦花群体。在辽阔河海背景的衬托下,茫茫一片的芦花洁白如雪,簇合涌动,雄壮而富于力度。从远处望去,蓝天、白花、碧水,构成一幅色彩明丽、意境清新的独特画面,衬得芦花更美丽、更潇洒、更诱人!谁说“芦花没有什么看头”?作者借芦花之景,抒发了蕴蓄在胸中的激情,吐露了心曲。描写芦花之洲,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退潮时,“露出满是小孔洞的干沙滩,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满潮时,两三里长的芦洲与河海相连相通。远处,帆影点点,渔歌频传;近处,“一望无际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作者借助海潮的涨落,写出了芦洲情状的变化,旨在刻画芦洲的壮丽、辽阔和芦花的“一望无际”。作者通过对芦花之景的描写,让读者体味到“没有什么看头”的大自然中的芦花,却有着温室娇花所无法相比的美。它的平凡,它的众多,它的旺盛的生命力,无不体现着一种雄壮的美。在作者笔下,芦花成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象征,其中也隐含着作者的“自我形象”,即以芦花自比,甘做一株芦花的形象。结尾的叙写很耐咀嚼。施暴者的“一发枪声”及其“无边无际的芦花在风中簌簌作响”等情境暗示着什么,象征着什么,大有回味的余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