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李煜破阵子中的亡国之思 故国之恨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02:52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2-15 19:29
李煜破阵子中的亡国之思 故国之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2-15 21:01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文学赏析
  此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约一样,腰瘦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就出现了鬓边的白发。连着这两个典故,描写词人内心的愁苦凄楚,人憔悴消瘦,鬓边也开始变白,从外貌变化写出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古人说忧能伤人,亡国之痛,臣虏之辱,使得这个本来工愁善感的国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后,日夕以眼泪洗面,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这两个典故即是他被虏到汴京后的辛酸写照。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15 21:58
李煜《破阵子》赏析 四十年来国家,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是李煜亡国前的奢侈安逸、亡国时的仓皇失措、做臣虏后的屈辱痛苦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怀念故国往昔时凄婉的血泪之书。 开片写故国的繁华景象,近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几千里地的辽阔疆域,高耸入云的殿宇楼阁,茂密葱郁的玉树琼枝。看似平淡的写实渗透着词人对这个与自己同年而生的国家的自豪与眷念。后接一句“几曾识干戈?!”笔锋一转,写如此富饶,不识战乱之苦的国土不免亡国的境地,词人的痛惜、自责跃然纸上。 下片“一旦归为臣虏”承前句写亡国之后的屈辱与悲痛,以致衣带渐宽、鬓生华发。最难忘那一首辞别祖庙时的离歌,那感伤投射在词人仓皇离去时的心灵上,倍显凄凉,于是词人禁不住面对着昔日的宫娥舞女泪雨滂沱。 纵观整首词,上片的阔大景象与下片的痛苦心境形成强烈反差,伴之而来的是自己贵为一国之主如今却沦为阶下囚的巨大心理落差,直出肺腑,势如泼墨。苏轼批李煜“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未免苛求了。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涉世不深,不同于他人,他作词,乃是用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倾吐离别眷恋之悲,身世家国之痛,那种纯真、挚情已经远远超越了一己之悲欢,引发世代人的共鸣,打动人心。这就足够了。况且,对宫娥都情深意切何况国家?相比之下,“恸哭谢民”都显得做作了吧? 生于词之初期,没有刻意的音律典故色彩,或许李煜正是凭着这“垂泪对宫娥”的一网深情,这沈腰潘鬓的感伤,深入到生命的最深处,精神格调远胜于花间词派,遂成就自己“词中帝”“百世宗”的美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