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饮酒饮酒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23:51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12-23 02:09
饮酒饮酒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12-23 03:03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并序〉
〈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诗〉之一
哀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殇酒,日夕欢相持。
〈饮酒诗〉之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令,百世谁当传。
诗人一下笔,就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一个矛盾现象: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实上可谓至善之人的伯夷、叔齐饿死在西山(首阳山)。伯夷、叔齐是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互让君位。周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终被饿死。诗人紧接着义正严词地提出,既然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古圣先贤要讲那样的空话呢?
诗人又举出荣启期的事迹,证明善有善报之类的说教是空话。荣启期是一个安贫乐贱的人,是封建社会的一位善人。孔子说荣启期:“善乎,能自宽者也。”但这位善人九十岁还是以鹿皮为衣裳,以绳索为衣带,过着饥寒生活,像他青壮年时一样。 但是伯夷、叔齐也好,荣启期也好,他们生前没有得到善报,死后名声却流传后世。他们所以能名声传世,依赖的就是固守贫困的节操。陶渊明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固守穷节的贫士。
〈饮酒诗〉之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饮酒诗〉之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来去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以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12-23 03:46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