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举一反三教学方法的理解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8 23:47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3-18 17:52
对孔子举一反三教学方法的理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3-18 19:31
我暂时保留我的看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3-18 20:53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般都认为"举一反三"是从这里来的。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史记 孔子世家》中也有记载: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真的是这样吗?
举:“对举也。”—《说文》 本义,用双手托物。“主人不问,客不先举。”—《礼记》。孔颖达疏:“举亦问也。客从外来,宜问路中寒热无恙,若主人未问,则客不可先问也。”所以在这里举取“问,发问”之意。
一隅: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个方面。《吕氏春秋·士容》:“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
不以: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
反:通“返”。取"返回“之意 “ 使子路反见之。”—《论语·微子》
复:”复,往来也。“—《说文》 本义为返回,、回来。"言不可复也。”—《论语》
故“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是说,孔子问事物的一个方面,就不会因为这个事物的其它方面而返过来再问这个问题?这就是孔子常说的“言不可复也”。这句话主要表现孔子教学的语言特点,敏锐而又简洁。这个特点在《论语》中表现的由为突出。
《史记》以后的记载中,孔子的话越来越繁杂,多是后人之假托也,以此为证。
举一反三,说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并不准确。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孔子的语言特点。
失之厘毫,谬之千里。在继承传统《论语》的同时,更要重新去审视它,发掘它,使它在新的时代,再次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也许就j是我们读《论语》者的使命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