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真有免死金牌?

答案:7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23:54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04-02 07:03
古代真有免死金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4-02 07:41
所谓免死金牌实际上称作丹书铁券,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券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历史演变
始于汉高祖,后代沿之。原以丹书于铁板,故名。涌进仅为颁发给臣下的一种封侯及荣誉凭证。
南北朝以后,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西魏还密赐予欲归附者,作为归附后享有特权的保证,并听世相传袭。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1-04-02 14:51
有,以前很多皇后都有.
  • 2楼网友:大漠
  • 2021-04-02 14:03
确实存在过
  • 3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4-02 13:03
有“丹书铁券”。
所谓“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铁券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铁券上的文字在汉时用丹砂填字,称做“丹书铁契”,即“铁券丹书”。
唐以后铁卷不是丹书而是嵌金,《辍耕录》记载唐赐吴越王钱镠的铁卷,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卷词黄金镶嵌。誓词有所封的爵衔,官职及受封的功绩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明代铁卷依照唐制,不过“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明沈德符《野荻编》)。
  • 4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4-02 12:09
有! 清朝的时候有!
在<<少年包青天>>电视剧里仁宗为了方便包拯查案,赐包拯免死金牌,拯心想皇上给予免死金牌.
但在哪个朝代,我就不知道有没有了.
  • 5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4-02 10:31
丰臣秀波 说的很对.历史上真的有.
不过有的是一定是金的,也有铁的.
明朱元璋的功臣李善长就有.
这玩意都用来奖励开国功臣啊护疆大吏那些功勋卓著的人.
不管什么罪,都能用这东西来顶死.
也就是说 你有这东西,皇帝都不能杀你,顶多流放啊充军.
据说还能给子孙用.
实在是居家旅行犯罪抵罪的必备东西.
  • 6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4-02 09:14
民间所称的“免死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或称“丹书铁券”。“金书铁券”制度始于汉代,“金书铁券”是皇帝颁发给功臣、重臣的奖赏和盟约凭证,内容一般是赐券日期,赐予对象的功勋业绩,以及被赐予的特权。为防假冒伪造,“铁券”分为左右两半,左边颁给受赐者,右边留于皇宫内府,以待需要时校验两者是否吻合。
例如唐昭宗赐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鏐。明英宗赐李文。
钱鏐那块券文最后说:“……是用赐其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永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李文那块“铁券”上有明英宗诰命制文,字在铸好后涂成金色。上面写明赐李文“食禄一千石,免其一次死罪”。不过,前面还有一句限制———“除谋逆不宥”,就是说如果李文犯谋反之罪,还是要死。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