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领域的朋友,答疑解惑。
多谢!
计算机领域的朋友,答疑解惑。
多谢!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大型向量电子计算机(简称“757”机),于1983年11月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757”机的研制任务主要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承担的。过去,我国研制和生产的电子计算机均为标量机。从运算上说,标量机只是一个数一个数地进行计算,而向量机则能够对一批数据同时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向量机比标量机的运算速度快,更适合于演算数据量多的大型科学、工程计算问题。此外,“757”机除进行向量运算外,也可以进行标量运算。
技术鉴定组对“757”机的硬件、软件、可靠性进行了考核,并试算了60多个有广泛代表性的题目。鉴定结果表明,“757”机主机向量运算速度为每秒1000万次,系统性能良好,稳定可靠,达到或超过了技术鉴定大纲规定的指标要求。
“757”机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大型计算机研制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