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赵且伐燕的注释,道理,所演变的成语并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23:43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2-13 06:12
并带有翻译。^_^要快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13 07:43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王曰:“善。”乃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就出自这里。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 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以下资料供参考。
作品译文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为此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作品注释
赵——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且——将要。
伐——讨伐。
燕——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纵横家,。
惠王——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方——正。
曝——音pù,晒的意思。
鹬——音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箝——音qián,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音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雨——yu 四声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渔者——后面的“渔父fu一声”,以捕鱼为业的人。
擒——音qín,擒获,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敝——敝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使······疲惫)。
相知——相持。对峙的意思。
熟——仔细
乃——于是。

作品评析
战国说客们大量运用寓言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且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今天我们的话语相对于古人,显得贫乏和苍白,只有不断地在语言的形象、生动、直白上多下点工夫,才能不愧为是他们的后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