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是不可能将书读尽的。有的书可读多遍(比如自己的书),有的...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6:37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1-03 16:20
①人是不可能将书读尽的。有的书可读多遍(比如自己的书),有的书翻一翻就放回书架了,今生今世也许永不读它。读书原是做笔记的,记下让以后的自己读它而不必读原著。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翻阅笔记,便不做了。这样可读得飞快,读得不累。 ②所读的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在床上看完的。这不合用眼卫生守则,但合另外的科学。若身体静了,书才读得下去,读来才有益。何况身体放平,脑中血量充沛,大脑才活跃得起来。 ③读书就是读书。若读的同时想到升官、发财、中奖、应考,以及什么“颜如玉”的,此时还不如休息。读通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年少时觉得十分乏味、差劲、恶劣的书,长大或许能___A___。相反,以前曾认为最像样的书,再读或许会冷笑数声。在书中看出意思和看出没意思都不容易。 ④读书不是为了写作。否则,可读的书就非常有限了,所写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读得入了神,书中自有分子向脑中运动,不牵强,不突然。当然,也可边读边想的,想想作者何以要这般写。能作这种触景生情的思想,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1)从下面几段中找出能体现本段意思的句子。第①段________第④段________(2)第③段中有一个空白,请根据上下文选择下面的词语填空。手不释卷 爱不释手A处填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1-03 17:47
答案:解析:这几段文字是议论性文字。中心句在议论文中常见,有时用作中心论点,有时用作分论点,要能分析这些句子,才能正确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观点。题(1)考查的就是对中心句的把握,①段的中心句应为:人是不可能将书读尽的。④段的中心句是:读书不是为了写作。两段都有一个共同点:中心句就在段首。题(2)考查的是对词义的辨析。“释”意为放下,“卷”指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原意指原来不喜欢的书,长大了或许就喜欢了,因而A处应填表达“喜欢”的词语:爱不释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1-03 18:13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