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的作者是谁?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9 13:24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04-29 04:06
古诗《画》的作者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4-29 04:30
1、南宋僧人道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原诗没有诗题,最初载于道川禅师所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即《川老金刚经注》,后被多种《金刚经》批注本所转录。
2、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世尊(至)实相,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
远观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
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
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
祗为太分明
3、关于诗的作者,长期以来,有唐代王维说,僧人大川禅师说,元代王冕说,明代唐伯虎说,清代高鼎说等多种版本。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大多都属于臆想猜测以及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而已,甚至有人根据对于该诗前半首的片面理解,认为该诗源出于描述一幅画,并冠以《画》的诗题。是啊,画上的山看得见颜色,画上的水听不到声音;春天过去了,画上的花依然盛开;人走近了,画上的鸟却丝毫也不会被惊扰 ——表面上看起来很合适的!
4、但是,如果这样体会的话,诗的后面四句就完全无法理解了。前四句和后四句,竟然完全不相干了,这是很不合适的。 实际上,这首诗是一首阐述禅理的诗,描绘的是清净自性,以及清净自性对于一切显现的观察,是不同于普通思维心对于境界之观察的。 自性见山,虽然有色相,有也是无,幻相而已;自性听水声,声声不实,有声也是无声;自性观春花,没有取舍,当下即是自性,所以春天虽然过去了,自性之花却并未凋谢,自性不生灭的缘故;人来了,鸟因为妄想心的缘故而惊飞,鸟的自性却依然如故,不曾有任何惊扰。鸟虽然不明白,禅师则清清楚楚。就这样,一切显现,头头是自性大道;万事万物,本性都是清净自性,本来平等。为什么禅师这样苦口婆心地说,人们却不明白呢?只是因为啊,人们陷入了分别思维当中,把自性的当下妙明,转变成了思维心的分别而明了。这第六意识心的分别和攀缘,就是一切众生“病”的根本。只有放下它,才有明心见性之份。
2、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世尊(至)实相,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
远观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
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
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
祗为太分明
3、关于诗的作者,长期以来,有唐代王维说,僧人大川禅师说,元代王冕说,明代唐伯虎说,清代高鼎说等多种版本。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大多都属于臆想猜测以及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而已,甚至有人根据对于该诗前半首的片面理解,认为该诗源出于描述一幅画,并冠以《画》的诗题。是啊,画上的山看得见颜色,画上的水听不到声音;春天过去了,画上的花依然盛开;人走近了,画上的鸟却丝毫也不会被惊扰 ——表面上看起来很合适的!
4、但是,如果这样体会的话,诗的后面四句就完全无法理解了。前四句和后四句,竟然完全不相干了,这是很不合适的。 实际上,这首诗是一首阐述禅理的诗,描绘的是清净自性,以及清净自性对于一切显现的观察,是不同于普通思维心对于境界之观察的。 自性见山,虽然有色相,有也是无,幻相而已;自性听水声,声声不实,有声也是无声;自性观春花,没有取舍,当下即是自性,所以春天虽然过去了,自性之花却并未凋谢,自性不生灭的缘故;人来了,鸟因为妄想心的缘故而惊飞,鸟的自性却依然如故,不曾有任何惊扰。鸟虽然不明白,禅师则清清楚楚。就这样,一切显现,头头是自性大道;万事万物,本性都是清净自性,本来平等。为什么禅师这样苦口婆心地说,人们却不明白呢?只是因为啊,人们陷入了分别思维当中,把自性的当下妙明,转变成了思维心的分别而明了。这第六意识心的分别和攀缘,就是一切众生“病”的根本。只有放下它,才有明心见性之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