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材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5:06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1-24 01:41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唐)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并指出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3分)
(2)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南京的读书人,从家中出发经材料二中的“此河”进京赶考,你首先经过的是哪一段?(1分)
(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哪里?(2分)
(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1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1分)对于这种变化你有何感想?(1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雾月
  • 2021-01-24 02:50
(答案→) 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根据材料一中的“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可以知道需要列举盛唐时期的对外交往的事件,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在思想文化方面有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特点:应该根据所列举的史实和材料一中的“博大开放、汇纳百川”来分析,即既对外传播优秀的中华文明又积极吸收外国文化(兼收并蓄)。(2)根据材料二中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知“此河”应该是指大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沟通的是沟通长江和淮河,唐朝时期南京的读书人,从家中出发去都城长安,如果走大运河的话,就应该先经过上述邗沟。 (3)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应该是指郑和下西洋,所以其主要领导人是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多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他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其实就是天朝上国的心态,在这种心态最终在现实中演化为闭关政策。这是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当时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很高的税额。(5)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可以通过上述材料归纳出来,即从开放交流到闭关锁国。实行闭关政策之后,导致了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在鸦片战争中体现出来了。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即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发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1-24 04:00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