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淮上与友人别】淮上与友人别郑谷这首诗的赏析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05:38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1-25 23:26
【淮上与友人别】淮上与友人别郑谷这首诗的赏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1-26 00:32
【答案】 一、解题 淮上:即扬州.“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
  (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别+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二、作者简介
  郑谷(约848—约909),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进士.曾任右拾遗,都官郎中等职,世称郑都官,又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有《云台编》三卷.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三、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离亭”
  扬子江:指今江苏仪征、扬州的一段长江.杨花:柳絮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离亭:驿亭.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所以又称“离亭”.
  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这首送别诗,一句一景,一景一情.首句“扬子江头杨柳春”,绘春意盎然之美景,隐含内心的喜悦之情.“扬子江头”是地点,“春”是时间,“杨柳”是眼前景.在春和景明的日子,伫立扬子江头,放眼望去,但见杨柳青青,婷婷袅袅,柳丝轻拂,婀娜多姿.于杨柳柔情万千的风姿中,自可想见诗人的欣喜、留恋之情.
  次句“杨花愁杀渡江人”,绘杨花零乱飘飞的迷蒙之景,言离别在即的愁情.“杨花”是状物绘景,“渡江人”扣题写别,“愁杀”是抒写愁情.承首句所见青青柳丝随风飘摇,自然过渡到写杨花.因风而起的杨花零乱飘飞,烟蒙迷漫,触动了诗人与友人缭乱的离绪.沐浴骀荡的春风,玩赏着江头柳色,诗人陡生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因为诗人虽知千万缕嫩绿的杨柳轻拂,千万朵雪白的杨花飘舞确是难得一见的美景,怎奈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自己面临着与友人的分别时刻,愁绪禁不住涌上心头.
  第三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写晚风吹送“愁杀行客儿”的笛音,引起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送友人过了扬子江,在长亭话别,不觉天已近黑,触景生情,离愁倍增,难舍难分.
  诗笔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直写分别情景.驿亭饯别,酒酣情浓,江风吹送凄清幽怨的笛曲.宾主耳接神驰,寂然相对,愁思萦绕,随风飘荡.宾主沉浸在这离笛声中,意犹未尽之时,天色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双方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凉气,一股难言的离愁滚涌心头.
  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写暮色苍茫中的分别情景,表达出对朋友的祝福与慰勉之情.沉沉暮霭中,诗人与朋友不得不分手上路,各奔前程了.潇湘在南,秦在西,诗人与朋友在这扬州一别,从此天高路远,音耗难托,更不知何时再能相会.想到这里,茫茫别意,涌上心头,令人黯然销魂.两个“向”字,不仅写出彼此一步一回头,举步不前的难舍离情,更传达出朋友之间互道珍重的真诚祝福与深情慰勉之意.总之,全诗因情即景,见景生情,景美而情悲,富有无限韵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26 01:10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