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没有发现把别人的车刮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答案:5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19:22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02-05 06:52
没有发现把别人的车刮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2-05 07:30
不算。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
1.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
2.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扩展资料:

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1.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参考资料:肇事逃逸(百度百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2-05 11:54
算是肇事逃逸 ~~~~但没有撞人那么严重~~
  • 2楼网友:雾月
  • 2021-02-05 10:22
没有发现不发现了,既然刮了 就陪钱吧,处罚对方违规,不然的话,确实要赔钱的。你刮了还跑,到时候交通队的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决
  • 3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05 09:20
肇事逃逸,和是否别人受伤严重与否,是否觉察到无关。
  • 4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2-05 08:06
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为逃避事故责任而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主要看三个方面因素: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
因此,肇事行为的认定,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没有发现肇事行为,自然也没有故意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