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吉祥物设计者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2 02:47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10-21 15:34
青奥会吉祥物设计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10-21 16:04
正在南京举行的青奥会吸引了世界目光。除精彩赛事,吉祥物砳砳(lèlè)凭借着“呆萌”的外貌迅速成为抢镜王,无论是摔倒不起被拖走的憨态,还是接受冰桶挑战的囧样,浑身喜感十足,引得网友大呼“丑无所谓,萌才最重要”。 北京男孩意外结缘青奥会 今年27岁的崔欣晔,是砳砳的“生父”。生于北京的他,从小学习画画,后考入北京印刷学院平面设计系就读。因为一场旅行,他与青奥会意外结缘。 2010年第一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当时崔欣晔正在上海世博会参观。新加坡馆内,青奥会的宣传板吸引了崔欣晔的目光,小狮子造型的新加坡青奥会吉祥物让他“一见钟情”。“本来是想在网上买吉祥物,后来一查资料,发现第二届青奥会要在南京办,便开始关注了”,崔欣晔回忆道。 两年后,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小崔,第一时间从导师刘秀伟口中获悉消息。此时,以“蓝绿黄粉”等为主色的会标已设计出炉,为呼应会标,艳丽的色彩便成为崔欣晔的不二之选。 中国办青奥会,民族元素必不可少。于是,“图腾”和“雨花石”成为崔欣晔的素材,他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了“彩娃”和“石娃”,后者便是今天闻名大街小巷的“砳砳(lèlè)”的前身。 被誉为“天赐国宝”的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主产于南京等地。因为花色独特,纹理清晰,雨花石深受收藏者喜爱,这也成为崔欣晔设计的基础——用条形色带表现雨花石的纹理。 “就是要尽可能夸张” 圆滚滚的外形、超乎身形比例的大眼睛、斜歪着的嘴巴……“砳砳(lèlè)”的初稿自诞生起,似乎就不走寻常路线。 “想突出‘萌’,所以就是要尽可能夸张”,崔欣晔谈论起自己的创作构思。他说,青奥会主要面向青年群体,为了符合儿童和青年的审美喜好,尽量彰显搞笑、活泼的气息。 他的指导老师、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刘秀伟,对“夸张的造型”也深表认可,“就是希望能打破传统的形象,跳出传统的以动物、植物等为模型的设计,让人感觉新奇”。 刘秀伟认为,“夸张”也正成为国际上吉祥物设计领域的一个潮流,如2012年韩日世界杯3只造型奇特的太空精灵、伦敦奥运会的独眼卡通怪兽等,“中国的设计要有民族特色,但在形象上也应该更多地去尝试现代风格”。 初稿在数个月中几经修改,“去繁取简”成为改版的核心:放大石娃身上的色条、形成色块,用三维技术制作出立体的眼睛……“反正就是越改越简洁”,崔欣晔说。 刘秀伟解释道,吉祥物的色彩本身已经很丰富,所以形象设计不能很复杂,“而且简单的造型是吉祥物应用很重要的一部分,便于后期的制作、衍生品的推广等”。 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征集自2012年2月持续到8月。6个月里,来自全国27个分赛区,32个省、市、自治区的903所大中专院校,120万名青年学生参与了比赛。根据青少年代表投票结果和国际奥委会意见,2012年11月29日,崔欣晔设计的石娃被改名为“砳砳(lèlè)”,在上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确定为南京青奥会吉祥物。 “现在想起来能获奖,还是跟做梦一样”,崔欣晔笑着说,“真的幸运,能参与设计已经很高兴了”。刚刚自费去南京看完青奥会开幕式的他说,从小希望能为大型运动会设计吉祥物,“这次算是圆了我的青奥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