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山西有哪些想做生态木的吗?罗曼维森生态木山西市场推广中......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0 21:06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5-10 04:0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5-10 04:55
浅谈木建筑的发展历程摘 要:通过引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的木建筑重要案例,介绍了木建筑的历史与发展,并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论述了木建筑再崛起的关键与可能性。关键词:木建筑,木筋墙,建筑风格,可持续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木材如同土石材料一样,是最原始的建筑材料之一。人类除了大量使用木材外,在构筑工艺及技术上也精益求精,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造就了许多不朽的文化资产。因此,木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一座座拔地而起。与此同时,给人类的自然环境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全球变暖、生态失衡、土石流失等灾害接连而至。进入21世纪,人类面对的是重要的反省时期。在科技及工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生态的经营与维护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房屋开发而言,虽然现代建筑的营建技术已趋成熟,却也经常是破坏环境生态的主要行为之一,其中以水土资源的不当开发、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以及资源的过度耗费等最为严重。木建筑曾经是中国最具有成就的建筑形态,然而曾几何时,木建筑在中国已成为熟悉却又遥远的名词,存留下来的只是朗朗上口的历史文献以及无数“说不清”的经验法则。幸而,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思潮的推动之下,木建筑逐渐获得市场的青睐,许多营建业主及建筑师也都跃跃欲试。1 木建筑的过去在古代中国,木材一直是最重要的建材。中国木建筑的类型融合了社会的阶级形态、儒释道的宗教精神及哲学文化等。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古时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发现以木柱支撑的半覆土建筑物;安阳的殷墟遗址中(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2年),出现以砾石及铜片为柱基础的木质柱梁建筑形态;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青铜雕饰中,也明显可见柱梁式的木建筑,甚至连斗拱的构造方式也已然存在。此后,一直到公元600年,这段时期虽然没有明显木建筑民居文化的记录,但依据同时期朝鲜及日本留存下来的文献显示:中国式木建筑形态已被广泛传播,并且影响了远东地区的建筑文化。宋代的《营造法式》(1103年)详细而又系统地描述了木建筑的材料、构法、作式及形态等,足见当时木建筑的工艺水准已达巅峰。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1734年)则列举了不同功能、形式的建筑构筑规则。与《营造法式》不同的是,此规则详细列出了每一构件的尺寸,反映出宋、清两代木建筑的差异及发展历程。世界最高木建筑———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 m,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当时是寺中的一个主要建筑。900年来,木塔曾经受了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屹然不动,未受到任何损害,这说明它的抗震力很强,反映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成就。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木构建筑之最,也是现存世界古代木构建筑之最高者。在北美洲,最早的木筋墙建筑是由欧洲殖民者所建造的。来自欧洲不同地区的移民建造了不同形态的木建筑,诸如著名的希腊复兴风格(Greek Revical Style)、意大利风格(Italianate Style)、安妮女王风格(Queen Ann Style)、木格架形式(Stick Style),出现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其特征为石板的陡斜屋顶与金属装饰组合,外墙大量使用木条及几何的装饰图案,房屋平面往往不呈几何对称形状,在门廊的柱、托架及梁端部常有雕饰的手法。大部分的建筑物为木构造,也有少数为砖木混造的形式,许多房屋细部的设计仍承袭着欧洲风格。1874年美洲东部出现最早的斜屋顶住宅形式(Shingle Style),是由建筑师理查森(Henry RobsonRichardsons,1836年~1886年)设计的。其特色包括在建筑物外墙大量使用条板覆盖,并且使用大倾斜度的屋顶。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木材的特性及质感。在欧洲,目前确切可考的木筋墙建筑形态可溯至13世纪末,最古老的德国若墨(Romer)的建筑建造于1296年。在法兰克福的萨克豪森,则发现建造于1291年~1292年间的木筋墙建筑。15世纪以后,依据历史文献推断,精确的力学计算技术已明显应用于木筋墙建筑,于是更合理、更高难度的建筑开始大量出现。2 木建筑的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木建筑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