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有哪两种方法?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09:49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02-07 14:09
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有哪两种方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2-07 14:53
您好
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统计学界对于信息化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为使信息化计量分析更为真实地反映信息化发展的实况,有必要对现行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作相应的调整。在此,仅就现行城市信息化统计指标选项的不当之处提出质疑,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以便今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此开展专项深入研究。
一、人均GDP岂能作为城市信息化指标人均GDP是产业经济的主要统计指标,各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有必然联系。人均GDP的增长并不能直接反映出信息化的变动程度。两个城市人均GDP同等增长的情况下,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可能有巨大差别。因此,这一指标对于衡量城市信息化状况毫无意义。
二、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是衡量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有一定关联,但依然不能直接反映信息化的动向。按照这种指标衡量,高校密集的城市通过提高高校招生人数就可以提高信息化水平,而高校较少的城市即便大量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对提高信息化水平无济于事。
更为科学的相关衡量指标应当是高校毕业生占就业人口的比重。高校毕业生无疑构成了推动社会信息化的主导力量,但是,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并不能直接反映高校所在地的大学生就业状况,高校毕业生分配状况则可以看出各地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差距。无论本地高校在校生数量多少,只要是注重吸收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可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采用这一指标将有利于各地采取政策促进吸收大学生就业。三、
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信息化程度更为荒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就一定会提高信息化水平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只是为发展信息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同等条件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不一定能反映出居民的信息消费状况。因此,不宜用居民人均收入来衡量信息消费的增长。
在信息消费价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用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来衡量居民生活信息化水平比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标更为合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居民在信息消费上的支出将会相应地提高。这种信息消费既包括电话费、上网费,也包括电视费和看电影等电子信息的消费支出。居民的此类支出肯定与该城市的市民生活信息化程度成正比。
四、人均工业企业利润更与信息化无缘
用人均工业企业利润来衡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简直让人一头雾水;用衡量工业化水平的统计指标作为衡量信息化水平的统计指标,真不知信息化与工业化区别何在。从促进信息化的角度来说,我们关心的应当是与推进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信息类企业的利润状况,而不是一般工业企业的利润状况。从产业升级进程的一般规律来看,信息类企业的利润状况应当优于一般工业企业的利润状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信息产业,实现信息产业的优先发展。
为了从企业利润指标上反映信息化发展的健康状况,应当用信息类企业的利润指标作为人均工业企业利润的替代指标。信息类企业应包括信息开发企业、信息产品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这些企业的利润指标反映了当地产业信息化的健康状况。利用这一指标衡量各地信息化进程,有助于促进各地政府采用各种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信息业的超前发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加快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总之,以往的信息化统计计量指标存在严重的曲解信息化和衡量变形的问题。上述四项指标的权重占到了总量指标的45%
,用这种严重失真的统计指标体系衡量各地信息化发展程度将会出现严重的考核失实问题,因而不利于激励各地政府采用相关措施加快本地信息化进程。为使我国的信息化工作在量化考核方面建立更为科学的计量标准,建议有关领导机关尽快组织专家立项开展此项研究,以使我们的信息化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化,进而更有利于调动地方领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