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02:43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12-25 02:55
文言文阅读
  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人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易安陵( )
(2)君逆寡人者( )
(3)故不错意( )
(4)秦王怫然怒( )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睢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秦王说话时是“怫然怒”,而对唐睢却无任何表情、神态描写,这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12-25 04:12
1.虽千里/不敢易也;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或公/亦尝闻天…) 2.(1)交换 (2)违背 (3)同“措” (4)盛怒的样子 3.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4.针锋相对,显示了平民的力量,阻止秦吞并安陵。 5.说明秦王当时已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不得不威胁和恫吓,说明了秦王虽强大,但此耐已陷入被动的处境。而唐睢却相反,沉着稳定,气度自如。(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12-25 05:04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