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呙姓怎么读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09:14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12-27 12:20
呙姓怎么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2-27 12:43
呙读“guō”(又音gē,广东话发音wa,少数地方发音wo),汉族姓氏,较罕见。
主要有几个来源:一是从风姓,从女娲的后代,属于先祖的名下去的族长。二是起源于国外,秦汉时期来自西域,属于以国命名的宗族。第三种源于齐姓,战国时期楚国玉人边哲,属于先民姓氏。
呙氏(呙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体,位列入百家姓一千多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百六十九位,以太原、琅琊、平原、豫章、长沙为郡望。

今湖北省的荆州市公安县、监利县、石首市、襄阳市南漳县、孝感市,湖南省的岳阳市华容县、常德市安乡县、临澧县、邵阳市。
江苏省的南京市六合区,山东省的潍坊市高密市,四川省的资阳市安岳县、遂宁市、重庆市的铜梁县、合川县,辽宁省的大连市,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等地,均有呙氏族人分布。
扩展资料
历史名人
呙拯

五代时期南唐人。南唐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曾任歙州县令。
呙辅
著名宋朝官吏。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呙辅先为一进士,在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一年,公元1134年)农历12月壬午,武翼大夫、吉州刺史、统制鼎州军马杜湛为湖北路兵马副都监,修武郎、閤门祗候、添差统制军马鼓筠充东南第八将。
马鼓筠本与刘超合流,有进士呙辅者,为张用所略;后呙辅入马鼓筠军中,与进士路居正劝马鼓筠立功归朝廷。时刘超据澧州,程昌寓遣兵击之,不胜。呙辅等令马鼓筠以药纸为书,陈破贼计,密遣安乡县监税刘汝舟持诣湖西,乞掩杀刘超,程昌寓亦遣使臣赍蜡书报之。
刘超为马鼓筠所袭,败走,马鼓筠以所部诣昌寓降。程昌寓有战士、乡兵合九千馀人,用湛为总帅,至是程昌寓奏湛屡立奇功,马鼓筠临敌宣力,故皆擢之。既而录呙辅之劳,亦以为连州文学。后升任县令。
呙文光
湖北公安人。著名明朝巴县县令。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呙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12-27 15:57
多音字,有一下几种发音: 1.呙 [wāi] 歪斜:~斜。 2.呙 [hé] 古同“禾”。 3.呙 [wǒ]〔~堕〕斜垂,如“~~髻”(古代妇女一种斜垂的发式)(呙) 4.呙 [wā] 古国名。 5.呙 [guǎ] 古同“剐”。 6.呙 [guō] 姓。
  • 2楼网友:猎心人
  • 2021-12-27 14:39
呙(呙)音Guō(又音Gē,广东话发音wa,少数地方发音wo) ??《姓氏考略》云:音“戈”,又与"和"同。《淮南子》有呙氏璧,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呙为姓,明代公安多呙姓。 ??《中国姓氏大全》(北京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中“呙”姓条目注释:呙Gē,罕见姓(又音Guō)。南唐有呙拯,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姓氏考略》云:音“戈”,又与"和"同。《淮南子》有呙氏璧,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呙为姓,明代公安多呙姓。呙,《辞海》、《现汉》皆注音Guō,简化为“呙”;《新编千家姓》注音为"Gē",本字未简化,此从《新编千家姓》。 来历与起源 ??关于呙(呙)姓之起源,历代姓氏著述都语焉不详。据本人掌握的资料分析考证,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女娲氏之后裔,去女为姓氏。娲氏应为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最强大最显赫的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大大小小许多支部落,成为华夏各民族之滥觞,包括父系氏族时代的北方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后世称“中华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后世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即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直到后来去“娲”字之女旁为“呙”姓。这也与现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与呙姓同样罕见的“轩辕”姓氏的形成相同。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带有女旁,留下了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而“轩辕”是一直以轩辕黄帝的名号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发展成为姓氏。 ??(二)呙国的后裔。在汉代左右西域地区有一小国,名为呙国,现在的莴苣原名为“千金菜”,即是汉朝花了大量白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的。宋代陶觳在其《清异绿》云:“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由于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品种时曾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晋代葛洪《肘后方》已经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菜谱。由此可知,莴苣是在晋代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虽然呙国具体建国何地,存亡时间现在仍待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为呙姓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三)和氏璧的发现者。战国有名的“和氏璧”在《淮南子》中作“呙氏璧”,说明“呙”作为姓氏在战国即已形成。不过,也有姓氏书籍把“呙”注音为he(二声,同“和”),作为另外一个姓氏列出,显然是受了“和氏璧”的影响。 ??不过,上述三种“呙”姓起源并不存在冲突,可能殊途同归,即呙国可能由女娲氏部落发展而来,而和氏璧的发现者为呙国人或者是呙国后裔。据考证,商代初年,中国大地上有国三千余,周初一千余,到春秋就只有一百多个国家了,到战国更只剩下屈指可数的战国七雄了。因此呙国可能是漫长先秦时期的一个小国。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民间传说诡异模糊,呙姓起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历史与分布:南唐有呙拯(曾任官于歙州),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 ??目前呙姓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元代动乱时期,一个名叫菜颁的呙姓人从外地迁移至此定居下来。菜颁的后人历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代时在公安等地颇为显赫。当时中国文坛性灵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为呙氏家族写过家绳,现仍见于三袁文集。目前约有两三万呙姓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 ??湖南邵阳有地名呙家园,南京六合县的新集镇有地名路呙、中呙,东莞市常平镇桥有大呙村,湖北石首调关镇有呙家台……这地方都是或曾经是呙氏族人聚居的地区。 呙姓后裔主要分布在湖北和湖南等地区,在四川、江苏等地区均有较多的分布。洞庭湖流域呙姓排行用字:“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
  • 3楼网友:狂恋
  • 2021-12-27 13:00

呙(呙)音guō(又音gē,广东话发音wa,少数地方发音wo)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