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人吃什么菜,古人过生日有哪些习俗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6 13:32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5-06 05:36
古代人吃什么菜,古人过生日有哪些习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5-06 06:14
在过去,“过生日”和“祝寿”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寿”字的本意是指人的年龄大,如《说文》所释:“寿,久也。”《广韵》所释:“寿,寿考(同老)。”《篇海类编》所释:“寿,老年也。”
民间把“五福”俱全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所谓“五福”就是《尚书·洪范》中记述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同有)好德,五曰考终命(即有一个好的人生结局)。”把“寿”推为“五福”之首。正是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导下,从古至今人们十分重视各种追求和祝愿长寿的活动,由此也就产生了祝福长寿的礼仪。这种礼仪大都是在老年人的生日时举行的,当地称之为“祝寿”、“拜寿”、“贺寿”、“庆寿”、“做寿”、“过好日子”等等。
从上述传统观念出发,把幼、少、青、壮年的生日礼仪,叫做“过生日”,而不能叫做“祝寿”,俗以为这样叫了是会“折寿”、“短命”的。那么,在什么年龄“过生日”才能叫“祝寿”呢?这从来没有统一的规定。从当地民间习惯来说,一是要在50岁以上或是有了孙儿;二是父母已经去世。一个人如果父母健在,即使已经过了50岁,也不能在家中“祝寿”,只能“过生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尊亲在不敢言老”。古人把“寿”分为上中下,100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因此,并不是人的每一个生日都可以称作“寿”的。古人对于祝寿和人的年龄段,都有一些专门的称呼和比喻。首先,对于男性和女性的祝寿有不同的称呼,男性称为“椿寿”,女性称为“萱寿”。天命之年指男子进入五十岁这个年龄段。花甲之年指人进入六十岁这个年龄段,六十岁又称“耳顺之年”。古稀之年指人进入七十岁这个年龄段。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期颐指人满百岁。百岁以上的寿星,也有以“天年”作喻的,意思是上天赐予的高寿。另外,在关于祝寿的称呼中,还有三个专门的称呼:七十七岁被称为“喜寿”,因为喜字的行书,和七十七这三个字很相近;八十八岁被称为“米寿”,因为把米字拆开,上面两点像个八字,中间是个十字,下面又是一个八字,合起来就是八十八;九十九岁被称为“白寿”,因为百字缺一横,即“白”字,一百缺一,从数字上推就成了九十九。
“请吃酒,挜拜生”,说明做寿是儿孙主动张罗,不必送请贴。已分家或出嫁子女要全家都到,以示隆重。亲戚间的平辈、晚辈及老人好友均前来祝贺。给老人祝寿忌间隔,直到老人寿终。若有遗忘,子女谓之“不孝”,亲友谓之“失交”。因故缺席应提前告知。庆寿者多属年高长辈。建国前,平辈的“亲家”多送长寿面、寿桃、大发糕等礼物。富裕之家则送金或银制的“寿星公”。晚辈致送现金,名为给“寿星公添食”。主人款待宾客时“早面晚席”,中午吃精制面条,叫吃“长寿面”,晚上设宴招待,称喝“长寿酒”。建国前,有些大户做寿还要演步堂戏,以显示其豪华富有。寿礼中必须有寿烛、寿桃和长寿面。寿烛,为红色,长一尺左右,重约一斤,蜡面上印有金色的寿字或松鹤图,上寿时点燃。寿桃又称寿包,是寿诞的主要礼品,要有104只,意谓“出头出脑”。长寿面,寿宴上食用的面条,寿日吃面,取“绵长”之意,以祝寿星延年益寿。寿诞前一天,庆寿之家先要设寿堂,高挂“寿”字、寿轴、寿星和寿联等。寿星是分管长寿的神,被画成老人模样。寿日凌晨需祭神。下午寿公寿婆接受晚辈跪拜,分赠“寿钱”。拜寿毕,开筵席,寿公寿婆坐正席首位,众晚辈分别敬酒。筵毕,向四邻分赠寿包、金团。一般人家多不做寿,无论长幼,每逢生日,仅吃顿面条以示祝贺。建国后,过生日之风仍很盛行。由于群众思想觉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迷信色彩逐渐淡薄,过生日时,食品花样逐渐增多。近年来,为老人祝寿的方式,增添了现代色彩,如子女陪老人旅......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