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什么将国号改为大清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5 10:33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3-24 12:37
皇太极为什么将国号改为大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3-24 14:15
满族的祖先本是金代的女真部族,所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后即定国号为“大金”。不久,为区别于历史上的金代,又改称“后金”。很多蒙古人、汉人、朝鲜人等受其统治,再用“后金”国号已不适应;并且汉人因受历史影响,对金人素怀恶感,“后金”一类国号对招徕汉人并非所宜,所以皇太极在继位后十年即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
那么,皇太极为什么以“清”作国号呢?
一说在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与此同时,皇太极还为推翻和取代明王朝大造舆论,说只有有德者才能统治天下,“惟有德者乃可称天子”、“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这些话,便成为他思想的核心。而他所说的“有德”,便含“清”的意思,恰与“满州”语意相合,所以就用“清”作国号。
另一说恰好相反,系舍义而求音,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汉语的“清”即满语的“金”,“金”改为“清”,是改汉不改满,其目的仅是适应进攻明朝的需要,让汉人易于接受罢了。持这种说法的人,举出满语中对贵族夫人的称谓“福晋”为例,说“福晋”起初叫“夫金”,后改称“福金”,最后才叫“福晋”,所以“夫”与“福”,“金”与“晋”在满语中是同音,因此据满语音韵,“清”与“金”也音同无疑。此说还以沈阳(即清朝旧京)的抚近门匠额为证。匾上汉文写的是“大金”,而满文写的是“大清”。这块匾额乃是天聪年间立的,那时尚未改号“清”,而满文里却已称“清”了。
两种说法情由不同,但都认为改国号为“清”是出于政治需要,主要是以此笼络汉人,从而为取代明王朝作准备。从这个共同点上去看,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这从后来清朝统治者始终讳言“女真”和“大金”名称一事上可得到佐证。
还有五德更替说,明朝属火德,清属水德,水能灭火。
附 中国朝代更替中的五德始终说
在中国古代,有君王受命于天的说法,又认为天象和君王之间有心灵感应,君王贤德则风调雨顺,君王暴虐则灾象四起。后来,有人总结出宇宙间的万物有相生相克的元素,朝代更替也有相生相克的原理。战国晚期,齐人邹衍开创阴阳学派,说世界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天下万物都是出自他们克来生去的复杂关系。其基本属性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木是东方,属青色;火是南方,属赤色;土是中央,属黄色;金是西方,属白色;水是北方,属黑色。
此后,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大都很在意自己的五行属性,努力使德性与五行规律相匹配,以证明自己的政权是顺应天命。为了证明天命,还经常虚构或者伪造种种祥瑞之兆和神奇征象。
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有人断言黄帝曾碰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而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
大禹曾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
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
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
秦朝是水德,水克火,尚黑。
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不承认秦朝,从周朝的火德直接跳到水德,尚黑。到汉武帝时候,武帝觉得跳过秦朝的做法欠妥,改水德为土德,尚黄。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认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规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克”。历代君王的德性分别是:
伏羲:钻木取火,应为木德;
炎帝:接续伏羲,木生火,为火德;
黄帝:接续炎帝,火生土,为土德;(与相克说一致)
少昊:接续黄帝,土生金,为金德;
颛顼:接续少昊,金生水,为水德;
帝喾又归于木德;
唐尧为火德;
虞舜为土德;
夏禹为金德;(与相克说不一致)
商朝为水德;(与相克说不一致)
周朝为木德;(与相克说不一致)
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直接承继周朝,木生火,所以,汉朝应该是火德。
刘向、刘歆的颠覆性论点起初并不被西汉朝廷所接受,但到了新朝,王莽的政权得自“禅让”,他非常认可“相生说”,就接受了汉朝属火德的论断,自己的新朝则是火生土,属土德。
到了东汉,汉武帝刘秀也认可“相生说”的原理,接受了“汉应火德”,所以,汉朝也被称为“炎汉”。
三国时期,魏按照相生说,续为土德,蜀延续汉的火德,吴也同样相生为土德。
两晋时期,晋朝接替魏,以金代土,自然定为金德。
从西晋末期开始,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政权,大多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中:
汉-前赵政权的匈奴人刘渊硬说自己是汉朝的亲戚——刘邦曾经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所以,继承汉的火德。到了刘曜时期,改为水德,理由是替代晋朝,金生水。
后赵也延续了水德。
慕容氏的前燕定木德,理由是燕发迹于东方,东青龙,青乃木德之色,并且从后赵论起,水生木也说得过去。
前秦的符氏对“五德说”缺乏兴趣,没有定德,所以缺德。
后秦自称火德,理由不明。
匈奴人的夏竟然自称是夏大禹的后代,承继夏朝的金德。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别论德。
南朝的刘宋接替晋朝,金生水,属水德,尚黑。
南齐,水生木,属木德。
梁不愿意晋升火德,沿用南齐的木德。
陈,接续木德,木生火,属火德。
北朝的北魏声称自己是皇帝之后,所以继承土德,尚黄。但到了孝文帝时,改为水德,理由是北魏传承于晋,金生水。
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都沿用了北魏的水德。
继而,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按照水生木德原理,北齐、北周皆取木德。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由北周德木生出火,属火德,尚赤。
唐朝替代隋朝,火生土,属土德,尚黄。
到了武周时期,“五行说”出了点小意外,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硬说自己的祖先是周文王,在“五行相克”体系中,周德为火,所以武周继承火德。
唐睿宗时,改回唐德土德。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自认没有资格称德,只有五代参与论德。
后梁承唐的土德,土生金,属金德。
后唐不承认后梁,认为自己仍是唐朝的延续,沿用土德。
后晋,土生金,续为金德。
后汉,金生水,续为水德。
后周,水生木,续为木德。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出现了一个辽朝。辽为契丹人所建,契丹人起源于辽水,所以自认是水德。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续后周,木生火,为火德。但到了宋朝,“五德说”已经不太被看重,有走向消亡的迹象。
辽之后,北方又出现了一个金。金世宗定德为金,尚白。但金章宗改为土德,理由是靖康之变,金掳徽钦二帝,理应续宋德,火生土,所以为土德。
元朝,接续金朝,土生金,定金德。
明朝,颠覆以往的“五行相生”,改为“五行相克”,火克金,定为火德。
清朝,延续相克原理,水克火,定水德。据说,明的火奇旺,有“三重火”之说,一重为炎汉之火,一重为朱姓之赤火,一重为“明”之拆为日月,皆火。清朝改女真为“满洲”,改金为清,以“三水”克三火。
清朝后,社会提倡科学,五德说遂不纳于官方。但民间尚有推崇者,并多有推论。
有云:民国代清,是土克水,当属土德,有“一山一石皆为土”之说。本朝以木克土,当为土德。
再云,五行相生,水生木,民国属木,所以青天白日;木生火,本朝属火,所以赤旗猎猎。
又云:四九,新朝既兴,太祖会四方儒士于京,令议车旗服色诸事,以彰正统。国子监大祭酒、翰林学士沫若具表奏称:“曩者满清附水德,而渐于民国;竖袁篡清,故不称克,曰生。水生木,则民国应木德。至蒋獠夺宫,外削北洋藩镇,内攘民党异志,终得以据窃神器,自成一朝。则锐金克木,故彼倡青天白日旗,尚白也。迩后我天朝神膺天命,扫荡六合,驱貔貅之师以定鼎,逐蒋逆蕞孽于澎湖,武威所至,莫不影从。四海晏靖,九州归心,此匡古未有之盛也。前朝金德,洪火克金,我朝当承火德,尚赤也。又,我朝以‘无产’为纲,发自黎民,民者,后土也,土德尚黄,宜相阖。陛下脱误从此,国祚可延。”太祖然之,乃定赤旗,斑以黄星五点,取九五之意,以为朝廷徽征。诰诏诸府道郡县俱各易帜,由是河山一片红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3-24 17:54
缓和民族矛盾,获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金朝对汉族人民影响很大,靖康之耻,依然是汉族人的伤疤,为了缓和汉族人民的反感和反抗情绪,所以改国号于金读音相似的清
为未来筹划,缓和统一中原的阻力,皇太极的理想是进关统一中原,而金朝仅仅局限于北方,而且国祚不长,不符合皇太极的目的
取于五行相克,明朝属火德,为了能压制明朝一筹,取国号为清,水德,可以克明朝的火德
取国号为清,意为政治清明,光明之意,而明末政治腐败,取清的目的是为黑暗中的人民,带去光明,带去希望之意
清国号比较特殊,历史上没有重复的,显得比较特殊,欣欣向荣之意
- 2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3-24 16:37
不知道啊估计是想压过明一头
- 3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3-24 15:33
蒙古语,意为战士战将
- 4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3-24 14:42
为了灭亡明朝,明朝属火德,清和水有关,属水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