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两个好朋友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6:43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01-03 01:5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两个好朋友 【俄】叶赛宁 (1)住在村边的波贝尔老头,拥有一件自己的小屋和一条狗。他到处行乞,以残羹冷炙聊以糊口。波贝尔与他的狗简直形影不离,并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叫德鲁若克。波贝尔串村走巷,叩窗哀求,德鲁若克便站在一旁,摇晃着尾巴,好像期待着也给它一点儿施舍。人家常常对波贝尔说:“波贝尔,你干嘛不把狗扔掉?要知道,你自己连吃的都没有……”波贝多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他的狗——一声不吭。他招呼德鲁若克,从窗子旁走了:一小块面包也没讨着。波贝尔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很少跟人交谈。 (2)冬天来了,暴风雪铺天盖地,狂风吹集了一个个巨大的雪堆。 (3)波贝尔带着狗蹒跚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小屋破旧不堪,四壁透风,他望了望炉子,望了望,在屋子四角寻找了一阵,可木柴也没有。波贝尔给德鲁若克套上小雪撬,运回柴火,烧着火炕,抱着德鲁若克,心疼地抚摸着它。波贝尔坐在火炕旁,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重演。老头子对德鲁若克讲述着自己的身世,述说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讲完之后,又痛心地说:“没关系,德鲁若克,你虽然不能回答,沉默不语,但是,你那灰色的、聪明的眼睛告诉我……你全都明白……” (4)暴风雪好像开始疲倦了,它的威力越来越小。水珠儿开始从屋顶上滴答滴答地流下来,雪在消融、减少。波贝尔看到——冬天在消逝,看着——便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春天来啦,咱们能活下来的。” (5)红彤彤的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小河哗啦哗啦地奔流。透过小小的窗口,波贝尔看到,窗下的土地发黑了,树上冒出了嫩芽,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可是岁月不饶人,春天的泥泞使得老头子步履艰难。 (6)他的双脚发软,咳嗽使得他胸部抑闷,腰部疼痛,视力完全变得模糊起来。他躺在高板床上,爬都爬不下来了。波贝尔吃力地爬呀,爬呀,开始不住地咳嗽,而且满心忧伤。他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我早就预料到了。看来,我很快就会死的,只是,扔下你去死,我真舍不得啊!”波贝尔病倒了,一动不能动,更下不了床,德鲁若克则寸步不离床边。老头子感觉到——死亡临近了,他感觉到了——设搂着德鲁若克,搂着,搂着,难过地哭泣起来。波贝尔搂着德鲁若克的脖子,将它紧紧地贴在胸前,突然哆嗦了一下——断气了。 (7)波贝尔的冰冷的身体躺在高板床上。德鲁若克知道,它的主人死了。它在屋里窜来窜去,神情凄切。它走近死者身旁,嗅呀,嗅呀,伤心地嚎叫着。 (8)认识他的人开始私下里议论开了:为什么这个波贝尔不出屋来。大伙儿一合计决定进去看看,一看就吓得直往后退。波贝尔的遗体躺在高板床上,小屋里充满一股难闻的尸臭,狗儿坐在床上,坐着——忧伤至极。 (9)人们抬出尸体清洗,收敛入棺,狗儿则寸步不离死者。遗体送到墓地,埋入土里。波贝尔——一个谁也不需要的人——死了,没有人为他哭泣。 (10)德鲁若克在坟堆上叫呀,号呀,用爪子刨着泥土。它企图把老朋友刨开,然后,它和他躺在一起。狗儿没有离开墓地,不吃不喝,悲痛欲绝。德鲁若克的力气衰竭下去了,它没有站起来,它再也站不起来了。它望着坟墓,忧伤地望着,呻吟着。德鲁若克想刨土但是它的爪子已经抬不起来了,它的心脏感到一阵紧缩……浑身颤栗,垂下了脑袋,垂下了,微微抖动一下……于是死在墓上…… (11)墓地上的小花儿仿佛在切切私语,它们在向鸟儿低声叙述着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一只杜鹃飞到墓前,停在枝叶低垂的白桦树上,它在坟墓上空忧戚、痛苦地咕咕啼鸣。 (有删节) 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波贝尔与德鲁克是“两个好朋友”?请概括说明。 第5节中划线语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概括波贝尔这一人物形象。(3分,不超过40个字) 请分析第11节的语言特点。 小说标题“两个好朋友”能否改为“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为什么?请你联系小说的主题,谈谈理由。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1-03 02:59
【小题1】(3分)①波贝尔与德鲁若克形影不离,相依为命;②德鲁若克能倾听波贝尔诉说不幸的身世;③德鲁若克为主人之死哀嚎,寸步不离;④德鲁若克在主人的墓地悲痛忧伤至死。(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小题2】(4分)交代时间,同时也说明春天来临,会给人带来希望(2分);推动情节发展,起反衬作用: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波贝尔带来希望,反而使波贝尔生活更加艰辛,生存状况更加不幸(2分)。 【小题3】(3分)孤苦伶仃,以狗儿为伴(1分);生活艰难,以乞讨为生(1分),被遗忘被冷落,是一个不为人所需的“多余者”形象(1分)。 【小题4】(4分)运用拟人手法,虚实结合,连花鸟都在为波贝尔与狗而哀恸,足见波贝尔的人生何其凄凉,何其悲苦,人与狗的感情又何其深厚(2分);用反衬手法,有情动物反衬无情人间(1分);渲染了悲剧气氛,揭示了悲剧的根源(1分)。 【小题5】(6分)示例一:不能改,原题好,原题中的“两个”颇含深意,给人以悬念,启人思考,没有第三个或更多一些的人成为朋友,只是“人与狗”结成了一对好朋友,对比反讽世态的凉薄与社会的无情,周围人没有温情、没有同情、没有爱心,从而使小说具有强大的批判性,深化了作品的主旨。示例二:可以改。显得具体、客观、明白,直接表明了本文的内容,题中“动人”一词表明了波贝尔与狗之间的挚情,狗对主人的亲情,以此凸显周围人的漠视态度,像陌生人一样,连一小块面包也不会施舍给波贝尔;寓意深远,可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观点明确1分,言之成理3分,表达流畅2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小题5】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1-03 03:19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