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多功能监护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8 05:36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10-17 17:39
多功能监护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10-17 18:03
(1) ECG(心电图)测量:心电监测本质上是动态阅读长时间记录的常规体表心电图。为了操作简便,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图导联来代替标准体表心电图导联系统。例如,将四个肢体导联电极分别移动到胸前壁的四个角落,同时,采用粘贴式纽扣电极片代替标准的银-氯化物电极夹,既保证良好的监测质量,又不影响病人的床上活动和各种诊疗措施的实施。(2) REAR(呼吸)测量:采用阻抗法原理。由于病人胸廓的呼吸运动,导致了RA和LL两个电极间的阻抗变化,监护仪通过探测这两个电极之间的胸廓阻抗值变化来测定呼吸率,并在屏幕上产生一道呼吸波形。(3) SP02(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根据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设计,用一定波长的红光(660nm)和红外(940nm)透过被测组织,在脉搏波经过被测组织时,通过测量脉搏波的波峰和波谷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出SP02。传感器为指夹式或耳贴式,测量范围为0〜100%。在血氧饱和度70%〜100%范围内测量准确度高,误差在±2%以内。(4) NIBP(无创血压)测量:采用袖带充气式血压监测,可自动定时测量血压,也可手动测压。血压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有的监测仪采用脉波测压法,即用一脉搏指套传感器,实现无创连续测量动脉血压,对病人睡眠、休息无干扰。(5)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多数采用右颈内静脉穿刺法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当导管到达右心房时,将导管头端球囊充气,导管便顺血流方向经三尖瓣、右心室、肺总动脉而到达肺动脉远端。此时,将导管尾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将导管头部所在处的压力转变为电信号,再通过连接导线输入监测仪。当抽出漂浮导管头端气囊内气体,此时所测压力变为远端肺动脉压。当气囊充气阻断肺动脉后,所测压力为肺毛细血管楔压,反映了左心房的压力。通过此种方法,还可测定心排血量,能够准确地判定左心功能。(6) T(体温)测量:电测温度计监测皮肤或中心温度,在复苏中及危重病人处理时有助于疾病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判断,对体外循环病人,有助于了解降温与复温的程度。(7) 血pH及电解质浓度的测定:利用针形传感器,通过静脉穿刺将其置入血管,可连续显示血pH值及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浓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