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左下图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右下图),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 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 。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变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 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能力。
II.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F自交所得F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让(2)中F与(3)中F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
I.左下图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10:45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3-05 14:0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3-05 15:44
(答案→) 解析:Ⅰ、本题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1)由图可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沙氏变色蜥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可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2)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各生物种群分别占有不同的空间使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是垂直结构的特点,在题中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活动范围都发生了改变,沙氏变色蜥活动区域向上转移,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 (3)由于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天敌沙氏变色蜥的数量减少,使得网蜘蛛的数量先暂时增加,但由于网蜘蛛的数量过多使得较小的飞行草食动物数量减少,随后因食物减少而使网蜘蛛数量又减少,但由于本食物网结构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最终网蜘蛛的数量趋于稳定。 Ⅱ、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 (1)由题干和图中的染色体结构可知,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而不是小麦的染色体片段,是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属于突变,而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从题中可知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两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从题中及图中的信息可知,甲中II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B的等位基因,则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写为AaB0,F1自交则可得F2中有9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0共2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 中共有染色体数为42条,即有21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其他20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因而可观察到20个四分体;由题可知甲中Ⅰ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E的等位基因,因而F1的已知基因型可写为AaE0,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正常情况下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应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21条,但由于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则不能正常地移向两极,可能进入同一配子中使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增加一条变为22条。 (4)据上述可知两个体的基因型为AaB0和AaE0,后代得到矮秆性状(A-)的概率是3/4,得到B基因的概率为1/2, 得到E基因的概率也为1/2,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3/4×1/2×1/2=3/16。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3-05 16:34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