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

答案:5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16:36
  • 提问者网友:ミ烙印ゝ
  • 2021-02-09 05:16
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2-09 05:25
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附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集热管。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达到所需热水。
吸热过程
真空管式热水器的吸热时,太阳辐射透过真空管的外管,被集热镀膜吸收后沿内管壁传递到管内的水。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温度较低的水沿管的另一侧不断补充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
平板式热水器,一般为分体式热水器,介质则在集热板内因热虹吸自然循环,将太阳辐射在集热板的热量及时传送到水箱内,水箱内通过热交换(夹套或盘管)将热量传送给冷水。介质也可通过泵循环实现热量传递。
循环管路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通常按自然循环方式工作,没有外在的动力。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直插式结构,热水通过重力作用提供动力。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通过自来水的压力(称为顶水)提供动力。而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均采用泵循环。由于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不大,考虑到热能损失,一般不采用管道循环。
使用过程
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为顶水方式工作,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也可实行顶水工作的方式,水箱内可以采用夹套或盘管方式。顶水工作的优点是供水压力为自来水压力,比自然重力式压力大,尤其是安装高度不高时,其特点是使用过程中水温先高后低,容易掌握,使用者容易适应,但是要求自来水保持供水能力。顶水工作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比重力式热水器成本大,价格高。
1. 温差控制集热循环
太阳能热水地暖系统中有集热器温测器和水温感应器,集热系统吸收太阳能辐射后,集热管温度上升,当集热器温度和水箱温度水温差△t设定值时,检测系统发出指令,循环泵将中央热水器中的冷水输入集热器中,水被加热后再回到水箱中,使水箱内的水达到设定的温度。
2. 地暖管道循环系统
增加一台热水循环泵,通过控制器控制地暖管道循环。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启动地暖循环泵,使高温水通过地暖盘管在室内循环,从而使室内温度不断提高。当水箱水温低于某一设定值时,自动停止地暖管道循环泵。

扩展资料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水的势能等等。太阳能利用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光—化学利用、光—生物利用四类。在四类太阳能利用方式中,光—热转换的技术最成熟,产品也最多,成本相对较低。
如:太阳能热水器、开水器、干燥器、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太阳房、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以及太阳能采暖和制冷器等。太阳能光热发电比光伏发电的太阳能转化效率较高,但应用还不普遍。在光热转换中,当前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好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
光热利用:它是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太阳能收集装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等3种。太阳能发电:未来太阳能的大规模利用是用来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光—热—电转换。即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用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为工质的蒸汽,然后由蒸汽驱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前一过程为光—热转换,后一过程为热—电转换。
②光—电转换。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
光化利用:这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能直接分解水制氢的光—化学转换方式。
光生物利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将太阳能转换成为生物质的过程。主要有速生植物(如薪炭林)、油料作物和巨型海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阳能热水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2-09 08:25
水在真空管里走,真空管外层集热器吸热后加热水管里的水,然后循环带热水箱里的水,承压式的,水箱里的水能保证有压力,用的会舒服
  • 2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2-09 07:39
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就是把水晒热。可是大家知道,在冷天把一盆冷水晒到烫手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因为水晒得稍有些热,立刻就会散到寒冷的环境中,所以总也晒不热。如果能阻止晒热的水向外散热,水就会越晒越热。于是设计出玻璃真空管,让阳光透过真空晒热玻璃管中的水,而晒热的水却无法透过真空向外散热,于是越晒越热。真空管里的水被晒热后会因热胀而减轻比重,继而上浮到真空管顶端的水箱中;原水箱中相对较凉的水,会因为比重较大而下沉到真空管。如此不断的热水上升冷水下沉,最终水箱里大量的自来水全部都热了。
以上只是简单原理,了解实际情况可搜索以下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太阳能热水器吸收阳光加热的原理 . . . . . . . 隔着玻璃管的真空把水晒热

  • 3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09 06:45
太阳能热水器是由真空集热管、保温水箱、支架、连接管道等组成的。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大概可分三个步骤:
1、吸热过程
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盖板,被集热板吸收后沿肋片和管壁传递到吸热管内的水。吸热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通过下循环管不断补充温度较低的水,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 。 现有的平板式集热器,基本上都采用结合良好的多管组合方式,如滚压或压延方法等,其中走水管子与吸热板之间的热阻几乎可以忽略。影响平板式集热器板芯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是结构设计,二是表面吸收涂层。设计良好的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应该在93%以上。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与板芯结构、表面处理以及集热器整体结构有关。集热器整体结构的影响可以用总传热系数来描述,其影响程度与自身的几何尺寸(肋片厚度、材质)是一样。也就是说,在同等效率的情况下,集热器热损小时板芯可以薄一些。选择性吸收表面可以提高集热效率,但是市面上这类产品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往往肋片较薄。用于热水器场合时,这类产品的实际集热效果与选择性差一些(甚至没有选择性)但肋片厚一些的集热器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2、循环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通常按自然循环方式工作,没有外在的动力,设计良好的系统只要有5~6℃以上的温差就可以循环很好。水循环管路管径及管路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集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多数情况下,自然循环家用热水器系统管路中的流态都可以视为层流。 集热器内管路系统的阻力主要来自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的影响要小得多,其中支管的沿程阻力又比主管要大得多。当水温升高后,由于运动粘度减小,沿程阻力变小,局部阻力的影响变大。在一定范围内,当主管管径不变时,加大支管管径,不仅沿程阻力迅速减小,而且局部阻力也将跟着减小。一般地,支管的水力半径应在10mm以上。当主管管径达到一定值以后,增加主管管径对减小系统阻力意义不大。
3、顶水式使用过程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水方式分为落水式和顶水式。落水使用方式不受自来水供水影响,其缺点是使用过程中水温先低后高,掌握不好的话容易造成突然缺水的尴尬。顶水方式则是水温先高后低,容易掌握,使用者容易适应,但是要求自来水保持供水能力。在自来水有保证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顶水方式。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设计成顶水方式时,必须对水箱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出水均匀,避免形成水路“短路”或死角。使用管路最好设计成可以转换成落水式的连接方式,在自来水压力不足或停水时应急用。
  • 4楼网友:一秋
  • 2021-02-09 06:19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靠真空管的涂层吸收太阳光的幅射而达到加热水的目的,再就是利用热水上升冷水下沉的原理来循环的,把加热了的水存在水箱里,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下雨天是没有热水的。但现在市面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配套有电加热,如果是这种情况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就会开启电加热,直至把水升高到你所设定的温度就会自动关闭的,所以很方便,不用人为地去操作。但因为太阳能热水器用电加热比较耗电,也有一些厂家或者个人配套空气能热泵的主机来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电加热,相比之下,空气能热泵可节省四分之一的电,但这样一来,初始的投资费用就会比电加热要高,所以一般家庭是比较少用的,因为性价比不高,虽然是使用过程中节省了费用,但因为投资也大,加上售后服务等,但工程类就会用到,因为其使用率高,所以太阳能加空气能是当今热水工程选择最广的一种制热水方式,再加上安全、环保、使用方便、不用维护、自动化高等优点,虽然一次性投资比其它制热方式要高,但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会把投资的费用节省回来,所以选择率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