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一些问题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14:36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1-02 04:57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 )、( )、( )。作者用“翻墨”写出了云的( ),用“跳珠”写出了雨的( ),用“忽吹散”写出风( )的特征,又用“水如天”写雨的( )。
3.找出诗中的比喻句,说说用什么比喻什么.
4.苏轼不仅诗写得好,他的词也是独树一帜,请搜集他的词,并选一首写在下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1-10 05:10
1.夏天.因为有雷雨

2.黑云,山,白雨,望湖楼下的水潭."翻墨"写出了乌云的黑与来得及和密,"跳珠"写出了雨滴的大与顽皮,"忽吹散"写出风大与带来清新的特点,"水如天"写出池水的(而不是"雨")洁净,透明.

3.把"黑云"比作打翻的墨水,把"白雨"比作蹦跳顽皮的珍珠.

4.选了几首比较有名,值得背诵的.

(1)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1-10 05:4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望湖楼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赏析】 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