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课文:《山市》阅读理解试卷题目+题目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7 21:11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11-07 06:57
课文:《山市》阅读理解试卷题目+题目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11-07 08:06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1)shèn( )景 (2)县邑( ) (3)青冥( ) (4)飞méng( )
(5)高垣( ) (6)睥( )nì( ) (7)禅( )院
(8)yú( )时 (9)连gèn( ) (10)倏( )忽
2.下列各句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B.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C.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D.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3.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1)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 )
(2)或凭或立,不一状。( )( )
(3)层层指数( )
(4)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 )
4.填空。
(1)本文节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字留仙,别号________。
(2)这篇文章以_________为顺序,描述了_________过程。先看到________,不久看见____________,然后又看见_________及其中的楼、堂、坊;大风起时,景物变模糊,风定后仅见________上面的人;最后景物渐渐变小以至不见。文中的描写细致生动、_________神奇。
5.揣摩下面句子结构上的特点,学习用这种句式写一个句子。
例:语文学科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以在潮起时领略海的壮美,也可以在潮落时体味海的静谧。
参考答案:
1.(1)蜃 (2)yì (3)míng (4)甍 (5)yuán pì 睨
(6)chán (7)逾 (8)亘 (9)shū
2.C(“裁”同“才”)
3.(1)飞檐 才 (2)有人 形状
(3)指着数数 (4)集市 店铺
4.(1)聊斋志异 清 蒲松龄 柳泉居士
(2)时间 山市蜃景从出现到消失的 孤塔 宫殿 高墙 危楼 变幻
5.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11-07 08:37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的字注音。

青冥(  ) 禅院(  ) 飞甍(  )

高垣(  ) 睥睨(  )(  ) 连亘(  )

窗扉(  ) 倏忽(  )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邑八景之一(  ) ②高垣睥睨(  )

③一切乌有(  ) ④直接霄汉(  )

⑤窗扉皆洞开(  ) ⑥倏忽如拳如豆(  )

3.下列词语中不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

A.无何 B.未几 C.既而 D.倏忽 E.逾时 F.始悟

4.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志”是      意思,“山市”即     ,与    相似。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5.“山市”从产生到消失一共经过     次景物变化,其中第    次规模最大,第   次写得最详。

6.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数年恒不一见。

②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③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④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7.这次“山市”最早出现的是“           ”,最后消失的是“    ”一座。

8.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9.查阅有关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