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李委是怎样求得苏东坡的一首绝句的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4 06:37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11-23 14:20
简要说明李委是怎样求得苏东坡的一首绝句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11-23 14:52
李委在苏东坡生日的宴会时吹笛子吸引苏东坡,苏东坡觉得笛声非常好听,李委请求苏东坡写一首绝句,苏东坡就答应了。
这是那段原文的翻译: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的生日。(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矶摆酒庆贺。大家盘坐在江边高峰上,俯视着鹊巢,酒兴正浓时,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了悠扬的笛声。赴宴的还有姓郭和尤的两位宾客,他俩通晓音律,就对东坡说:“这笛声有新意,可不是普通的笛子吹奏的。”于是苏东坡派人去询问吹笛的是什么人。原来是位进士,名叫李委,他听说今天是苏东坡的生日,特意谱写并吹奏了新的笛曲《鹤南飞》以示庆贺。东坡把他请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位头戴青巾,身着紫裘,腰里插着横笛的普通书生。他已经吹奏新曲,就再请他吹几支曲子,那笛声,高入云霄,震石欲裂,宾客们边饮酒边聆听动人的笛声,一个个都痴醉了,于是李委从袖子里掏出一幅绝好的纸,说:“我对您别无所求,但愿得到您亲手题的一首绝句就十分满足了。”东坡笑着答应了他,诗曰:“山头孤鹤向南飞去,载我去遨游九嶷山。人间是什么人在吹着笛子?可喜的还变换着龟兹的乐调。”
这是那段原文的翻译: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的生日。(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矶摆酒庆贺。大家盘坐在江边高峰上,俯视着鹊巢,酒兴正浓时,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了悠扬的笛声。赴宴的还有姓郭和尤的两位宾客,他俩通晓音律,就对东坡说:“这笛声有新意,可不是普通的笛子吹奏的。”于是苏东坡派人去询问吹笛的是什么人。原来是位进士,名叫李委,他听说今天是苏东坡的生日,特意谱写并吹奏了新的笛曲《鹤南飞》以示庆贺。东坡把他请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位头戴青巾,身着紫裘,腰里插着横笛的普通书生。他已经吹奏新曲,就再请他吹几支曲子,那笛声,高入云霄,震石欲裂,宾客们边饮酒边聆听动人的笛声,一个个都痴醉了,于是李委从袖子里掏出一幅绝好的纸,说:“我对您别无所求,但愿得到您亲手题的一首绝句就十分满足了。”东坡笑着答应了他,诗曰:“山头孤鹤向南飞去,载我去遨游九嶷山。人间是什么人在吹着笛子?可喜的还变换着龟兹的乐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11-23 17:48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日那天,置办酒宴于赤壁矶下,踞高峰而俯鹘。当众人喝酒至兴头时,从江面传来悠扬悦耳的笛声。宾客中有姓郭、尤的二人,颇通乐理,对苏轼说:“笛声有新意,决非俗士所为。”派人探讯,回报说是进士李委听说今天是东坡生日,特作新曲《鹤南飞》献给苏轼。招呼他前来相会,竟是位青巾紫裘腰别短笛的儒生。他演奏了《鹤南飞》,接着又吹出几支节奏明快、高亢激越的曲调。嘹亮的笛声穿云裂石,惊心动魄。坐客皆喜,举饮满杯,纷纷醉倒。这时李委从衣袖中取出一幅嘉纸,对苏轼说: “我对先生一无所求,得赐一绝句就心满意足了。”苏轼笑着答应了。这个故事可用“抛砖引玉”或“醉翁之意不在酒”来概括
- 2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11-23 16:25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东坡因贬官住在黄州,12月19日这天,是苏东坡的生日,他和几位朋友登上长江边上的一座高峰,面对明月大江,饮酒赋诗,纵论古今,正喝得高兴,忽听山下传来一阵笛声。那笛声穿云渡水而来,十分悠扬动听。苏东坡和朋友们听了一阵,说:“这笛曲很有新意,绝非俗工所为,”忙派人去请吹笛人,少时,请上来一位青衣紫衫的读书人,相谈之下,才知道这位书生名叫李委,是个进士,喜爱音乐,爱吹笛。听说今天是苏东坡的生日,特制作了一首新曲《鹤南飞》,在山下演奏,为苏东坡助性,大家坐定后,李委又吹了几首曲子,果然清脆嘹亮。朋友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这时李委说:“我今天来,不为别的,只想求得苏学士一首绝句。”原来苏东坡的诗词,书法堪称天下双绝,读书人手中能有一篇苏东坡的手迹,被视为一种容耀。一些达官贵人,不惜重金请苏东坡写诗、作画、题字,都被苏东坡严辞拒绝了。苏东坡为人清高,不肯卖诗,卖字、读书人都有耳闻,李委为什么要制作这首《鹤南飞》的笛曲呢?原来他知道苏东坡一生喜欢佛道,白鹤是佛道仙境的象征,用《鹤南飞》来庆贺苏东坡的生日,可以说是投其所好。苏东坡果然挥毫,题七绝一首:
山头孤鹤向南飞,
载我南游到九嶷;
下界何人也吹笛,
可怜时复犯龟兹。
诗中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龟兹,乃唐代西域的古国名,传说龟兹有一位国王,精通音乐,“于大山间听风雨声,均成音节。”唐代对龟兹音乐传入中国,受到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百性得普遍喜爱。唐代宫廷音乐《十部伎》中,龟兹音乐是其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首诗还说《鹤南飞》诗的音调中也有龟兹乐的成份。
山头孤鹤向南飞,
载我南游到九嶷;
下界何人也吹笛,
可怜时复犯龟兹。
诗中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龟兹,乃唐代西域的古国名,传说龟兹有一位国王,精通音乐,“于大山间听风雨声,均成音节。”唐代对龟兹音乐传入中国,受到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百性得普遍喜爱。唐代宫廷音乐《十部伎》中,龟兹音乐是其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首诗还说《鹤南飞》诗的音调中也有龟兹乐的成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