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2:53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2-24 18:58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荒野風
  • 2021-02-24 19:32
百度就是好使,呵呵,楼上的网友几秒钟的复制和粘贴就OK了。中庸之道以天人合一为本,至尽。不拒善恶,修身为本。中庸思想试图脱离本性的人(人之初,性本善),了解天道的规律。而把自身修为提升到超出天道及人道的宇观(哲学术语,比宏观更上一层的意思)境界。中国历史哲学上的百家及西方哲学史也有部分是在试图超脱“自我”达到天道。“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终极实质,宇宙的起源,本质,时间的起点,时间开始之前。”“超越万物基本存在的事实背后的东西。”表面上有点像是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因为自身的存在是在思考当中的。。而易经之道又岂止是他区区数字就能言明的,太极二字只是简单为易经做一个称呼。关于易经的学术研究也是至今未能完全揭示。所以他这话说的太片面,不能作为参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2-24 20:23
问得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集中体现了中庸的基本含义。如果仅从字面解释这三句话,很容易,但要真正理解这三句话,很难。下面我摘录别人的几句话,总结得不是很好,但也大致表达出了这几句话的含义。
如果我们想要至德,想要明道,那么作为君子,在自己一生中就必须坚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道路。什么是德性?就是我们先天本具之性,对此我们要将它尊贵起来。《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这个道中,这一阴一阳之气也都一直在我们身上不停地运行。《易经》还说“日用之谓道”,我们谁都离不开道。借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每个人都具备佛性。
不管是一阴一阳之道,还是日用之谓道,亦或是佛教所说的佛性、真如,虽然这一切都是本具的,但是我们一般人却不知道啊!总觉得自己离道还远着呢,还没有得道。这确实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正因为如此,圣人才将这个道理点破,告诉我们人人都具有这个德性。孟夫子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即仁义礼智信并不是从外面来教化我们,或是从外面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本自有之的。读过《三字经》的朋友都知道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些都是本有的,只要我们把它尊贵起来,不要让它流失,不要让它堕落,不要让它异化,这就是尊德性。
我经常都在说,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脑门上立个警察监督自己,使自己的思维不去胡思乱想,不去开小差。这也是尊德性的一个窍门哦。那么“道问学”呢?就是所学所问都不要离开道。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之中,都不要离道,要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套学修程序,贯穿于自己的一生。
今天有位老先生对我说,他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这几十年一直坚持在学习国学,今天来这里听课,并不是因为凑热闹或者赶时髦,而是确实喜欢国学,爱好国学。虽然老先生几十年一直含辛茹苦地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一直坚持了下来。这种精神非常可贵,让人佩服!这就是“道问学”的典范。
不要以为圣人之道,只有朝堂上的人才有资格学,或是翰林院的学士们才有资格学,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一定要明白道无处不在,最底层之处有道,最高层之处也有道。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一样也可以学道,可以用之于养身。这个养身不是道家的养身以成仙,其实就是把我们做人的规则守好,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像模像样的人,这也就够了。其实,就算是做皇帝,也都要做个像模像样的皇帝,不能胡作非为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