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家谱如何编修?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15:55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3-23 18:19
家谱如何编修?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23 19:09
但对大多数编修家谱的人员来说,这个名字抽象了些,所以最后定稿的名字叫《怎样编修现代家谱》。全书分为基础知识、观点理论、具体编修三大部分。


  社会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人编修家谱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都不适用了,必须要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所以,笔者追求一部与世时俱进,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编修家谱的文本;追求一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编修家谱的文本。


  更重要的是,文本中极力主张家谱理论及编修方法的变革,尤其是家谱理论的变革。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变革的主张前无古人。
  这个变革不是无根无据、凭空杜撰,而是遵循事理,切合时代的变革。


  文本除考虑观念的变革而外,还注意全书的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完整性、指导性、适用性。除具有家谱的一般知识(如姓氏起源、祠堂与堂号、姓族郡望等)而外,更有家谱概念的创新、编修现代家谱应树立的指导思想及观念、现代家谱内容的宏观构架、现代家谱的主要内容、女子彻底入谱问题、增强现代家谱中人种科学的含量、家谱的社会作用以及如何具体编修现代家谱等等。


  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个文本没有面世之前,社会上还没有一部体现现代人文精神的家谱理论和编写方法的书籍传播应用。也即是说,这是一部关于家谱文化的崭新的著作。


  时代呼唤这样的文本产生。社会发展到今天,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古人的修谱观来记述现代人事,其结果必定是不伦不类。何况,古人的家谱理论非常零散而不系统。对家谱文化的性质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何况,古人在录入内容上有重大偏废,如将女性排除在家谱之外。


  实践呼唤这样的文本产生。是的,在中国,编修家谱之风重起于青萍之末,看其势头,可以说方兴未艾。但我看了今人编修的不少家谱,令人叹息。不仅没有吻合时代的进步,反而不及古人的水平。纰漏百出,错讹累累,荒丛芜杂,呕哑嘲哳。今天的人编修家谱采取马马虎虎、潦潦草草的态度,既是对当代人自身犯下的错误,又是对后人犯下错误。


  从黄帝时代产生家谱文化到现在,人们注重于家谱编修的实践,不重视家谱理论的探讨,因而家谱理论不仅不系统,也没有重大突破。宋代欧阳修和苏东坡创造了“欧、苏记载法”,仅仅是具体的世系记载法而不是家谱理论。


  对古人遗弃女性的“男系氏族观”应当彻底否定,对古人“隐恶扬善”、“为亲者讳”的基本修谱观也不能一概赞成。只记善的一面,不记恶的一面,不是事实求是的态度,不利于后人吸取经验教训,不利于后代人格精神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动了撰写《怎样编修现代家谱》或《现代家谱理论及编修方法》一书的念头,把家谱理论和编撰实践结合起来,并力图使文本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科学性、创新的进步性、有益的历史性。为家谱文化的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


  无疑,本书的基本知识部分不可能不吸收古人和当代人的研究成果,但理论部分,全系创新。力图将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观运用到家谱理论中。


  凭我的直觉感到,要寻找:一部令你耳目一新的研究家谱文化的文本,一部优秀的现代家谱编修教材,一部指导现代家谱编修的工具书,《怎样编修现代家谱》一书就是!如果你具备了编修家谱的基本文化基础,认真地阅读此书之后,就一定能编撰出一部质量一流的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和风貌的家谱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3-23 20:34
家谱族谱,是一个氏族历史的载体,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纲有目,层次分明。卷首《谱头》应有序言、氏族源流、祠堂、族产、世系分布、迁徙衍变、古迹遗存、文物文献、典故轶事、名人传记、先祖遗训、族规家训、诗词歌赋等。分卷按支系记载,记录世系姓名、性别、婚配、子女、生卒年月、居住地、坟山坐向、墓地墓碑等。
请采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