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清明节的来龙去脉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3 22:23
  • 提问者网友:斑駁影
  • 2021-10-13 12:12
清明节的来龙去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10-13 12:45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特别是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在我国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只有清明是以节日的形式出现的。
清明节扫墓追祭先人,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梦粱录》中记载,在古代清明节当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无论达官贵族,或者黎民百姓,都有清明上坟、祭祖的风俗,藉此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
清明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生机勃勃,风清物宜,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民间长期有着清明踏青的习俗。宋代踏青之风盛行,据宋朝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萧鼓,终日不绝”。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郊游,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