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庄子的小大之辩如何证明了无所待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0 12:06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11-09 17:23
庄子的小大之辩如何证明了无所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1-09 18:04
前面是要用有待牵出无待。
任何思想,都是需要一个头子来牵扯出主旨的。
前面的说有待的局限性,让人看到有待的局限性之后,才能言说无待的意思。追问怎么说明的,追答其实前面几个例子,已然提出了主旨,即小鸟,蝉,鲲鹏能够自适,自得,自足。
然而小鸟之言鹏飞九万里而南为,只是从它自身的眼光,和眼界的“自适”去评论鹏的“自适”,那么这种自适自得,也就有了局限性。
正是这种局限性,所以在文后加了一句对比:“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这也就是在自适自足的境地之下,所出现的局限性。
所以说:“这种大小之辩,两个小虫又如何知道呢?”【之二虫又何知】
故而下一段就说了:“小知不及大知。。”
本段又言人欲匹彭祖,为什么要匹呢?
人们不能自适,反而求人之适,这连小鸟等物都不如,故曰,不亦悲乎?
所以说,能自适的不能常通,然而求他人之适的,反又不能自适。
这便是有待的局限性,也就是牵出无待的一个头子。
其后又说道人中的类比,为什么用人呢?(书是写给人看的,我知道。。)
因为人连自适都不能,所以先从士人说起,说他们因己能而各任其能,也如小鸟一般。在如宋荣子虽然能够
没时间了,要出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11-09 19:03
小大之辩说的是“物各适其性”而达到自然全真,就是能够保全自己的关键是在需要的时候表现出最适合自然的状态,而不是与自然之道相违,所以小鸟有小鸟的自然,大鹏有大鹏的自然,小虫有小虫的生活,大树有大树的生活,只要应用得当都可以保性全身,硬要换个方式并不合适,模仿别人而忘记自己的道,并不能带来快乐和自由。得道者就是要这样不为自己的妄想左右,不为他人的表现左右,顺从自然天道,就是接近至人了。无所侍指的是无依赖、无妄想的自然而然,所以说凡所有侍皆不自由。个人理解。追问是不是就是通过写大鹏的自由,而小鸟只有并不为其羡慕,而仍然顺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能得到一定的自由,虽然这个自由与无所待相比仍有差距,但是只要顺应自然还是能得到一定自由的,然后说无所待的话,就能得到大自由了。是这样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