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C. 宋代主官向宰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00:49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1-27 14:05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 宋代主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27 14:47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答案→)B.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C. 宋代主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故选B。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D排除。分析: 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集权: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1-27 15:21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