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A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则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4:07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1-28 04:1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A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则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B向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A.AB.BC.CD.D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0-08-02 19:29
BC解析分析:A.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B.先加过量盐酸酸化,以除去银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BaCl2溶液.如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硫酸根;
C.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则颜色加深;
D.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解答:A.在酸性条件下,Fe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对于该反应Fe2+为还原剂,NO3-为氧化剂,被还原成NO,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A错误;
B.向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任何现象,说明一定没有Ag+,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溶液为酸性,而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白色沉淀为BaSO4,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B正确;
C.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显示红色,是由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其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受温度的影响,微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深,说明温度高,水解程度大,碱性增强,所以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葡萄糖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应加入碱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调节成碱性,才可以产生红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注意正确获取题干信息并能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检验方法,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19-03-05 10:02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