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德是什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18:17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12-21 13:16
六德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12-21 13:52
问题一:中国古代六德是什么? 六德:汉语词汇,人的六种美德,常出现在儒家典籍中。一般指“智、信、圣、仁、义、忠”。
其余解释:
1.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
《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贶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诹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2. 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
《周礼埂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3.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
《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问题二:古代所说的“六德”、“六行”、“六艺”指的是什么? 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德(分别对应六种身份):“义”为君德,“忠”为臣德,“智”为夫德,“信”为妇德,“圣”为父德,“仁”为子德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行:孝顺父母,对人友善,邻里和睦,婚姻美满,任贤与能(选拔好的人才),体恤百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节(即今德育);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问题三:所谓“玉有六德”指的是什么? 解释就是君子比德于玉:玉有六德:温,润,结,细,凝,腻,正好倡和了君子之六德: 仁、厚、礼、义、阀、信.问题四:六德分别是那六德 hf问题五:六德是什么内容 5分“责任、爱心、诚实、守信、宽容、礼让”六种道德问题六:什么是仁义六德? 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问题七:什么是佛教的三果六德? 三果是宗教对结果的描述,分为异熟果、福果、智果,认为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报。
三因三果,三种的业因与三种的果报,即异熟因异熟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异熟因异熟果是说今世所作的善恶业因要到来世才生苦乐的果报;福因福果是说若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的业因,则於现在世或是未来世必得自在的果报;智因智果是说若有修习一切智慧的业因,则一定可以获得证悟三乘或是佛果。
其余解释:
1.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
《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贶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诹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2. 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
《周礼埂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3.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
《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问题二:古代所说的“六德”、“六行”、“六艺”指的是什么? 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德(分别对应六种身份):“义”为君德,“忠”为臣德,“智”为夫德,“信”为妇德,“圣”为父德,“仁”为子德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行:孝顺父母,对人友善,邻里和睦,婚姻美满,任贤与能(选拔好的人才),体恤百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节(即今德育);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问题三:所谓“玉有六德”指的是什么? 解释就是君子比德于玉:玉有六德:温,润,结,细,凝,腻,正好倡和了君子之六德: 仁、厚、礼、义、阀、信.问题四:六德分别是那六德 hf问题五:六德是什么内容 5分“责任、爱心、诚实、守信、宽容、礼让”六种道德问题六:什么是仁义六德? 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问题七:什么是佛教的三果六德? 三果是宗教对结果的描述,分为异熟果、福果、智果,认为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报。
三因三果,三种的业因与三种的果报,即异熟因异熟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异熟因异熟果是说今世所作的善恶业因要到来世才生苦乐的果报;福因福果是说若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的业因,则於现在世或是未来世必得自在的果报;智因智果是说若有修习一切智慧的业因,则一定可以获得证悟三乘或是佛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12-21 14:55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