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陶瓷是怎样制成的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3:26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3-02 21:23
陶瓷是怎样制成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3-02 22:17
传统的制陶工序并不是简单的捏泥巴过程。在选定陶土以后还得对其进行加工,即根据陶土的粘性人为地加进羼和料,改进陶土的成型性能,保证陶坯在高温焙烧时不开裂,不变形,提高陶器制作的成品率。配制好的陶原料还要经过粉碎,这样有利于在坯体在受热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以便烧成并获得致密的结构,减少坯体的气孔率,增强胎体烧成后的强度、硬度和比重。捏练和陈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古代捏练坯泥的方法,或者用人工足踩,手搓;或者用牲畜踩踏、石碾烂。经过捏练的泥制,为增加粘性,提高可塑性,还要进行陈腐,据陶工介绍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胎质细腻,就是经过长时间的陈腐处理过的。 制陶原料选定配制后,这就进入制陶工艺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成型。我国古代成型方法包括人工成形、轮制等。手工成形可分为(一)是捏塑法,一般适用于小件陶器;(二)模制法,就是将泥料放入有形状的模子里,待半干时取出而制成陶坯的过程,是一种较原始的制陶方法,适用于特殊器物来采用局部模制法,如龙山文化中的圆锥形陶模作为袋形足的内模,现在台湾高山族至今还保留有这一种成形方法;(三)泥条盘筑法也叫泥条圈注法、泥条盘筑法或泥条泥成法等,这是一种原始的陶器成形方法,先将泥拉长成条状,按器型大小将泥条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然后用拍子拍打,使之成形。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器物,内部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给人以古拙感。这种方法在新石器时代都已在使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3-02 23:38
陶瓷作程 1.练土 将泥土中的空气挤压出来。 泥土中的气泡会令作品在烧制时爆裂,前功尽弃。 2.成形 用手捏或拉坯等各种方法,做出心目中的形状。 3.泥坯装饰飾 如果你要你为作品进行上泥釉、化妆土,剔花等装饰程序,就要在泥坯呈皮革乾时进行。 4.风乾 完成的作品在架上自然风乾,视乎天气、作品大小,一般一星期左右可以完全乾燥。 未乾透的泥土会有冰凉感,完全乾燥的作品不再冰凉。 5.素烧 将作品先进行900度左右的素烧。 6.上釉 素烧後就可以为作品上釉。 7.釉烧燒 将作品进行最後一个步骤----釉烧,一般在1100-1260度左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