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求给孩子适宜的爱论文或案例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11:53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12-25 01:48
如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12-25 03:24
一、案例背景   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孩子就像种子,适宜的爱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哺育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如今很多家庭存在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的现象。家长们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遵循孩子成长规律,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很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习惯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总是为孩子规划好一切。殊不知孩子习惯了在命令下行动,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了先动脑再行动的能力。爱孩子,就要给他们自由。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   与过分控制相对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过于放任。放任型的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和行为。这种教育看起来是包容,实际上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如果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被接受,他们就会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谅别人的感受,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虽然孩子渴望交往,但却得不到朋友,从而变得苦恼、自卑。家长要事先和孩子讨论,共同制定规则。对于确定的规则,家长要坚持底线,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撒娇而妥协。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通过下面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家长对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反思,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更好地陪伴孩子、支持孩子,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二、案例描述   文文是个四岁的女孩,长得特别可爱,前不久的一天中午,我们按照作息制度,散完步从卫生间里出来,准备午睡,这时只见扬扬走到我面前,神色很急:“老师,我想尿。”我不禁奇怪,就问她:“我们不是刚从卫生间里出来,你没去吗?”,“我纸尿裤去不下来”,她嘴里嘟囔着。当听到她这么说时,我赶忙走上前去,扒开了文文的裤子,不禁愣住了,原来文文在小裤头里面穿着一个厚厚的“纸尿裤”,孩子憋着想上厕所却脱不下来,我急忙以最快的速度抱起文文就往厕所里冲,同时快速的拽掉了文文身上的纸尿裤,她这才蹲下来去解小便。等她解完小便,我就问文文:“你今天怎么穿着纸尿裤来幼儿园呢?是谁给你穿的呢?”,“我妈妈给我穿的”文文回答道。“是妈妈让你在幼儿园小便的时候尿到纸尿裤上吗?”我又追问。她却怎么也回答不出来了。   到了接孩子时间,我见到了文文的妈妈,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妈妈,文文妈妈说:“真不好意思,韦老师,不是故意要让文文穿纸尿裤来幼儿园的,每天夜里怕耽误孩子睡觉,都给她穿上纸尿裤,今天早上起床,一慌张忘记脱掉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三、案例分析   普天下的父母,出于本能,大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孩子在幼儿时期,由于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更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很多父母爱孩子却不得其法,缺乏理性。案例中扬扬已经是四岁的孩子了,并且天气已经不太冷了,夜里还给孩子穿纸尿裤,长期以往,孩子夜里有尿不会自己醒来,就会养成尿床的习惯,这种对孩子的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往往容易陷入溺爱的泥淖,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倡导理性的爱,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性。为此,老师和家长不妨“懒”一些,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事情。   四、案例措施   (1)安慰、关爱孩子,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作为老师一定要耐心地告诉孩子,尿床不是什么大事情,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尿过床,长大后自然就不会了。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和包办,这样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2)教孩子将心中的紧张心理向老师或家长吐露。孩子因为害羞焦虑,心理对尿床担心、害怕又说不出来,这时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去直接面对自己的事情。平时也要多与家长沟通,让孩子多到外面去接触一些陌生的世面,多给予鞭策和鼓励,去除自己紧张的心理,使孩子表现出勇敢的一面,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来。   (3)在幼儿园内休息时应该经常询问孩子排尿的情况,如需厕所马上去厕所。如果孩子能主动去厕所,更应该及时鼓励和表扬。反复多次相信孩子会主动愿意去厕所。   另外,在幼儿园幼儿对如厕环节已不再陌生,提高如厕自我服务能力就成为突出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如厕与身心和谐健康的关系,将认知逐步转化为行为,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五、案例反思   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倡导理性的爱,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让他们帮助别人一些事情。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学前教育就非常值得借鉴,每次开饭前让孩子们轮流为大家分发碗和勺子,饭后帮助老师和其他孩子打扫卫生等,通过培养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性,使孩子们从小养成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为别人负责的好习惯。因为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孩子具有良好性格特征,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信任、民主、宽容的态度,而没有担当不愿负责的孩子则常常出现任性、自私、促狭等不良倾向,从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得来的。幼儿正处在将自己和周围事物联系起来的敏感期、关键期,他们需要通过爱来认识外界事物,通过爱来了解自己和他人,通过爱来不断建构自己。给予孩子理性的关爱,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可以有效的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技巧,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其社会化进程。   总之,家长和老师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多留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使孩子快乐健康茁壮成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12-25 03:58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