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唯心论吗?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03:42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2-14 19:06
佛教是唯心论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2-14 20:31
不是. 一般谈论宇宙本体,或宇宙生起时,多会采取“唯物论”、“唯心论”或“心物二元论”。 唯心论的“意识”是个抽象的解释,所以它会归结到两个意思,一是世界是由“神”或更高意识、精神之流的东西所组成;二是它会认为,意识精神才是真实的,而物理世界是虚假的。很多哲学家认为,佛教是唯心论。
但事实上,佛教并不是唯心论,虽然它讲“如来藏”、“明心见性”,但这个“识藏”和“本心”都只是一个方便比拟的说法,它心目中的宇宙实相是“性无自性”、“法无所法”的境界。 佛教的本体论超脱“第一因”,也超脱物或心的二元论,为什么?因为第一因企图寻找宇宙最原始的起因,二元论企图寻找组成世界的元素,但这些名相,其实都还陷在我们目前的“时间-物质”观念里头,佛教心目中的实相已经超脱这些时间与物质的元素,当然,它也超脱了所谓“神”或有一个高等意识之流的东西。 佛教不认为有任何东西是真实存在,且有自性的,这就是“性空”。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形形色色的东西,都不是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有自性的,它们都只是短暂因缘而起的现象,这就是“缘起”-以上就是佛教重要的基本理论:“缘起性空”。
一般人太过于执着世界形形色色的万相,不知它们并非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有自性的,这就称为“执有”。修道人太过于执着“诸法皆空”,结过落得断灭无意识,这就是“执空”。所以我们当知道,这个世界虽然没有自性,但缘起还是继续发生的,这两者合起来才是我们整世界,所以不该执有,也不该执空,应该持中间的态度,这就是“中观”。同时,这个世界没有本性,它就是由那些短暂缘起的万相所组成,这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因此,佛教里诸多所谓“法非法”、“异非异”……等用语,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会把宇宙“没有自性”的本质称为“实相”、“实性”,你会说,它既然不真实存在又没有自性,怎可称为“实相”、“实性”?这只是一个比拟的名相之说,宇宙的实相就是没有实相,宇宙的实性就是没有实性。
同时,我们会把短暂缘起的现象称为“妄相”,很多人因而以为缘起现象是不存在的,犹如精神错乱那样,其实它指的是它没有实性,所以为妄相。
理解佛教的思想后,应该就不会有人在认为佛教是唯心论了.
但事实上,佛教并不是唯心论,虽然它讲“如来藏”、“明心见性”,但这个“识藏”和“本心”都只是一个方便比拟的说法,它心目中的宇宙实相是“性无自性”、“法无所法”的境界。 佛教的本体论超脱“第一因”,也超脱物或心的二元论,为什么?因为第一因企图寻找宇宙最原始的起因,二元论企图寻找组成世界的元素,但这些名相,其实都还陷在我们目前的“时间-物质”观念里头,佛教心目中的实相已经超脱这些时间与物质的元素,当然,它也超脱了所谓“神”或有一个高等意识之流的东西。 佛教不认为有任何东西是真实存在,且有自性的,这就是“性空”。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形形色色的东西,都不是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有自性的,它们都只是短暂因缘而起的现象,这就是“缘起”-以上就是佛教重要的基本理论:“缘起性空”。
一般人太过于执着世界形形色色的万相,不知它们并非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有自性的,这就称为“执有”。修道人太过于执着“诸法皆空”,结过落得断灭无意识,这就是“执空”。所以我们当知道,这个世界虽然没有自性,但缘起还是继续发生的,这两者合起来才是我们整世界,所以不该执有,也不该执空,应该持中间的态度,这就是“中观”。同时,这个世界没有本性,它就是由那些短暂缘起的万相所组成,这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因此,佛教里诸多所谓“法非法”、“异非异”……等用语,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会把宇宙“没有自性”的本质称为“实相”、“实性”,你会说,它既然不真实存在又没有自性,怎可称为“实相”、“实性”?这只是一个比拟的名相之说,宇宙的实相就是没有实相,宇宙的实性就是没有实性。
同时,我们会把短暂缘起的现象称为“妄相”,很多人因而以为缘起现象是不存在的,犹如精神错乱那样,其实它指的是它没有实性,所以为妄相。
理解佛教的思想后,应该就不会有人在认为佛教是唯心论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2-14 23:07
先要明白佛教所说的心才行。佛教讲的真心,又叫自性,由真心生起世间万物,是心物一元!
- 2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2-14 22:32
佛教是唯心论吗?
如果是讨论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关系,佛教既是唯心论又是唯物论,是唯心与唯物的统一论。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如果是讨论人的佛教修行,那可以说是唯心论。因为客观存在是为了‘明心见性’提供的,是为心而存在。
- 3楼网友:鸽屿
- 2021-02-14 21:05
唯物唯心,这是哲学的观点。用这个标准很难衡量佛教。
所谓唯心,、唯物,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佛教在很多说法有唯心的部分,但佛教是以物质为本,而非意识为本,所以也有唯物成分。佛教讲心物是一体,内外一体,是一元论才是佛学,讨论他唯心还是唯物,这种划分不科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