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5:43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12-23 09: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王岳川 ①那一天是北京最冷的一个冬至。送走金开诚先生回到北大,我重新走进冰天雪地的未名湖,一种人去楼空、大师谢去的悲凉不由涌上心头。金先生的离去让我感到不仅是北大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和书法界重大损失。 ②开诚先生做学问和写书法都很严谨。《金开诚文集》(4卷)出版时,他的眼睛不好已不能自己校对,仍然对排版错字盯得很紧。从他的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校字如仇”。金先生备课超出常人地认真,讲稿上写满细细密密的小字,而且对着镜子录音练习讲授,他几乎把自己讲课的每一段内容都背下来。我有时候很疑惑地问:先生口若悬河,文惊四座,为何还要这样费心备课?他说:哪怕是成了教授博导,也要像青年教师第一次上台那样小心翼翼地去上课。 ③像金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很多已经不上大课。但他在北京大学书法所授课期间,却坚持连续几天上大课。记得每次上课后我送他回家,见他坐在后车座上,面色憔悴,极度疲劳。一位70多岁的老人,能够一天连着上6个多小时课,中午只是简单地吃顿饭,这种人格襟抱是多么难得! ④现在一些学生动辄就喜欢大话,研究大而空的东西。而金先生治学的方法很值得学习,他善于从语词句篇章的细处入手做学问,从文辞的考辨到书写自己的思想,其学问是由小及大,由具体而广博。先生不仅仅是个古文学家,教育学家,还是个思想家,他把自己的晚年献给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的重建大业,站在中国立场上为中国文化发展做贡献。他终其一生做了重新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看哪些文化已经死亡了,哪些是文化中的碎片需要整理,哪些是中国学者需要重新创造的新文化。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是衰败淘汰的文化,而是经过欧风美雨的冲刷,成为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 ⑤金先生在无锡一所大学任书法所所长,经常为无锡大众讲演。他自豪地说自己开创了一个先例——不收费讲演。在一切都以商品和金钱来衡量的当代社会,金先生的这种人格境界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⑥北大很多教授都非常忙,号称“空中飞人”,对学生的论文看得也不是很认真。金先生认为,学生论文出了问题,老师有重大责任,为人为学,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先生为了看论文特意买了个高倍放大镜,逐字逐句地读。发现论文的问题后,他把这个学生叫来,提了近百条意见。先生学问是巍巍高山,但又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在一点一滴中让人感受到其人格魅力与精神滋养。先生告诉我,这叫做爱惜羽毛,一个人从黑色的毛、杂色的毛,好不容易修炼成白天鹅,通体白色羽毛,但稍不留神,一点污渍,一泼脏水,就能污染了羽毛。 ⑦金先生很关心书法的国际交流,认为北大书法所提出“文化书法”,主要就是从事书法的国际交流,要将汉字审美化书写国际化。先生跟我说,中国书法如果自己关起门来,变成一个退休老人玩的东西,就没有意义了;书法必须要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当外国人学了汉语和汉字,拿起毛笔进行书写的时候,中国文化就如春风化雨般点点滴滴输出去了。 ⑧先生通过点点滴滴的人格修为和精神践行,将自己的音容笑貌留存人间,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选自2009.03.20《中华读书报》) 1.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金开诚先生虽眼睛一直不好,但他能很紧地盯住排版错字,真正做到“校字如仇”。 B.金先生备课非常认真,甚至对着镜子录音来练习讲授,能全部把讲课的内容背下来。 C.金先生从事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把自己献给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的重建大业。 D.金先生的学问高不可攀,很多学生只能在一点一滴中感受到其人格魅力与精神滋养。 2.金开诚先生有哪些值得世人学习的“风范”?请分条归纳。 3.文本中,金开诚先生对“中国文化(包括书法文化)”有哪些观点?请概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12-23 10:24
1.C(A.“眼睛一直不好”与原文不符;B.“全部”不对,原文是“几乎”;D.“高不可攀”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但又不是高不可攀”) 2.①治学严谨(做学问和写书法都很严谨),②认真敬业(写、练、背讲稿,年老坚持上课),③务真求实(细处入手做学问),④执著奉献(对中国文化工作的挚爱、贡献),⑤淡泊利益(免费演讲),⑥尽责尽力(关心学生,论文指导)。 3.①中国文化不是衰败淘汰的文化,而是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②中国文化要国际化,进行国际交流;③中国文化要打开大门,实施“走出去”的文化输出战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12-23 11:30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