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10:51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3-22 04:47
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3-22 06:08
出自《庄子·大宗师》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译文:“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郭象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即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当围棋的棋艺、棋理发展到一定水平也会达到这种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南朝围棋国手褚思庄研究棋的别墅就名为“坐忘居”。唐代司马承祯作《坐忘论》进一步阐释坐忘之妙。
坐忘是中国茶道中的一种法门,这个法门是中国道家的茶道理念。是国手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品茶的心态。说白了就是喝茶是要绝对的,做到心如止水,这时候就能达到‘澄心味象’、‘契合自然’、‘心纳万物’精神状态。就能在精神方面返朴归真,表现就是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3-22 10:35
看文字 应该是道家思想 大约是老庄吧, 意思有点消极 舍弃身体 扔掉智慧 就得道了! 其实就是说把人当猪养,只吃不想
  • 2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3-22 09:27
出自 庄子·大宗师
“坐忘之法”与“尽性知命”
在《坐忘论》中,司马承祯是引征“庄周”的话论证“坐忘之法”的。他说:“坐忘之法,信是修道之要。……故庄周云:“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然而,这段话在《庄子》中却是征引孔子与其学生颜回讨论“坐忘”之术的。《庄子·大宗师》中载有: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庄子·大宗师》中的这段话可谓儒道之学的一个公案。自两汉以来,由于把《论语》推定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因《论语》中不讲“性与天道之学”,故认为儒学只是“祖述尧舜,宪武文章”而没有性命之学。虽然在先秦儒学的《大学》与《中庸》里面,有修身的内容,但却把其认定为儒学的“内圣外王”之方法,不属于“性与天道之学”。因此,崇尚《庄子》的道学家们把这段话或者说成是庄子借人喻理,或者是寓言论道,而否定孔子与颜回有此论道之说。显然,从司马承祯征引这段话只说“庄周”而不言孔子与颜回,可以看出,司马承祯对孔子儒学无“性与天道之学”的论点是肯定的。
孔子是否具有“性与天道”之学,笔者认为是肯定的。孔子的“性与天道”之学集中于《易传》之中,之所以孔子在《论语》中不谈“性与天道”之学,这与孔子的论说对象有关: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⑩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1]
因为在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回具有中人以上的资质,所以,孔子的“性与天道”之学只有颜回可以得闻,关于颜回: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12]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13]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4]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15]
由此可知,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回“闻一以知十,”使孔子有“贤哉,回也!之叹,故孔子又说: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16]
由此可知,颜回不但得闻孔子的“性与天道”之学,而且经常习炼,故孔子赞叹其“回也其庶乎,屡空。”“贤哉,回也!”故在《庄子·大宗师》中有孔子对颜回相同的赞叹之情:“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这说明《庄子·大宗师》的记载是可靠的。因此,《庄子·大宗师》的这段关于“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的记载应为孔门之法。
统一。
唐李鼎祚在其《周易集解·序》中说:
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 者,莫善乎蓍龟。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将有为也问之,以言其受命也。应之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逐知来物,故能穷理尽性,利用安身。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自然虚室生白,吉祥至止。坐忘遗照,精义入神。口僻焉不能言,心困焉不能知,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斯之谓矣。原夫权舆三教,钤键九流,实开国承家修身之正术也。
由此可见唐代儒学的“坐忘之法”还有传人。显然,李鼎祚是以“坐忘遗照,精义入神”解释《周易》《系辞传》中的“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这段话的,但是在《周易集解》中释此一章时尽以象术言之,而无“坐忘”之论。然而“口僻焉不能言,心困焉不能知,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又确为“坐代,这种形式的推定虽然能形象地说明“内丹术”的原理,但显然不是《说卦传》“尽性知命”的理论形式。因此,和《坐忘论》一样,“尽性知命”的生命科学原理在当代应当给以正确的认识,以走出儒学的历史误区,从而正确的认识中国文化,这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注释
[1]《坐忘论·信敬》
[2]《坐忘论·收心》
[3]《坐忘论·收心》
[4]《坐忘论·断缘》
[5]《坐忘论·真观》
[6]《坐忘论·收心》
[7]《坐忘论·收心》
[8]《坐忘论·得道》
[9]《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10]《论语·述而》
[11]《论语·雍也》
[12]《论语·公治长》
[13]《论语·雍也》
[14]《论语·雍也》
[15]《论语·雍也》
[16]《论语·先进》
  • 3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3-22 07:47
出自《庄子·大宗师》
“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我理解的意思是:沉入于忘的境界.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 答案补充 直译: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