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人工牛黄是用什么合成的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1 09:58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10-21 01:04
人工牛黄是用什么合成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10-21 01:48
牛黄是牛科动物干燥的胆结石。具有清心解毒,开窍豁痰,息风定惊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咽喉肿痛,口生疮,痈肿疔疮等症。  真牛黄:多呈卵形,类球形或三角形,直径1~3厘米。表面金黄至棕黄,深浅不一,质较细腻而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纹。体轻,质松脆,易分层剥离,断面色较浅,可见紧密细腻的同心层纹。气清香,味苦后甜,有时显清香凉感。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染面黄色,习称“挂甲”。  人工牛黄:多为土黄或浅黄疏松粉末状,味苦或略腥,无清凉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10-21 02:04
从猪胆汁中提取出相关物质可配制成人工牛黄,其价格不到天然牛黄的0.5%。但因药效问题,人工牛黄不能完全替代天然牛黄。 由于天然牛黄日益稀缺,一些含有牛黄的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等,一个方子含天然牛黄,一个方子含人工牛黄,表面看没有区别,疗效、价格却相差很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作出规定,禁止“安宫牛黄丸”等42种临床急重病症用药以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 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中医认为,牛黄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然而,“千金易得,牛黄难求”。长期以来,国内天然牛黄资源日益稀缺,难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1972年起陆续批准了3个牛黄代用品,即人工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 目前,国内约650种含有牛黄的中成药品种,主要使用的是人工牛黄,即使是一些老字号也大量使用人工牛黄入药。一些名贵中成药则采取“一药两方”,一个方子用的是天然牛黄,一个方子用的是“人工牛黄”,包装一样,说明书也一样,但疗效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 为了解决中成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天然牛黄与牛黄代用品混用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其他含牛黄的品种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或人工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 《通知》要求生产含牛黄或其代用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在今年6月30日以后必须按照上述规定组织生产,不仅要固定使用牛黄、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或人工牛黄中的一种,且必须在包装标签及使用说明书中的“成分”或“主要成分”项下明确牛黄或其代用品名称;此前已进入流通领域的含牛黄或其代用品的药物,可在其有效期内继续销售使用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准确度中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伴随,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防潮,防压。 天然牛黄的价格为黄金的两倍。这味古老中药因市场需求的扩容,如今愈发奇货可居。当下,含该成分的中药九成以上用的是价格便宜的人工代用品。眼明手快的代用品生产者和相关的药企早已从中淘到金。然而,多数消费者并不明就里。 四种牛黄 天然牛黄 量少,贵过黄金 牛身体中的胆结石就是天然牛黄,其价格贵过黄金。我国每年牛黄需求量约5吨,但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 人工牛黄 量大,药效较次 从猪胆汁中提取出相关物质可配制成人工牛黄,其价格不到天然牛黄的0.5%。但因药效问题,人工牛黄不能完全替代天然牛黄。 体内培植 牛黄药效好,规模生产难 像养珍珠一样,在牛体内埋植异物,促使结石生长。这种牛黄药效好,但不易规模化生产,我国最高峰时也只有1000头牛接受手术。 体外培育牛黄 药效好,规模生产易 一名医生发明了利用牛胆汁在牛体外培育牛黄的技术,其药效不错且易规模生产,这项技术最终以2850万元高价转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