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明清时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12:03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12-02 08:03
明清时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12-02 09:38
明清时期的民间器乐合奏,是民间岁时节令、婚丧喜庆、民间集会时重要的娱乐形式。与宋代器乐合奏相比,明清器乐合奏种类和风格多样,形成较大规模的乐种,分布的地域很广,专业化程度较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十番锣鼓——简称十番或锣鼓,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在无锡、扬州、宜兴等地最为盛行。按其演奏形式可分为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清锣鼓 等多种编制。管弦乐器称为“丝竹”,演奏时管、弦更番迭奏,交替重复,形成对比。其节奏复杂多变,音乐丰富,情绪热烈。
十番鼓——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无锡、苏州和常熟等地的民间器乐乐种。十番鼓的演奏乐手一般5—10人,鼓和笛是主要乐器。
潮州音乐——是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的民间器乐乐种。分广场乐和室内乐。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外江锣鼓等数种。室内乐包括:潮州弦丝乐、潮州 笛套鼓乐等。广场乐风格刚健浑厚,昂扬激越。室内乐风格偏重委婉纤细、清秀雅致。潮州音乐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积累了众多的曲目。比如传统曲目十八大套。
福建南音——又名南曲、南管、南乐、弦管,流行于闽南泉州、晋州、厦门、龙溪、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南音使用的乐器有:抱弹琵琶、洞箫、二弦等。其曲调保存 了宋、元时期的某些音乐面貌,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乐队编制分上四管与下四管。曲目分“指”、“谱”、“曲”三大类。调式变化多。记谱沿用古老的“二 四谱”。
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西安地区的民间器乐乐种。演奏形式分坐乐、行乐两种。坐乐在室内演奏,有严格的固定曲式结构,风格热烈。行乐在室外进行,风格肃穆、悠扬、典雅。
智化寺音乐——又称佛教京音乐,是明代北京智化寺为代表的寺院僧人迭代相传保存下来的管乐。目前还保存有清代智化寺僧人所抄的《音乐腔谱》,其他抄本曲谱共有300余首。
山西八大套——俗称八大套,流行于山西五台、定襄两县的民间器乐乐种。清代被五台山青庙宗教音乐吸收,基本保持着民间演奏的形式和风格。是古代鼓吹乐在山西的遗存。八大套是指保存了八套传统整套器乐合奏。风格简朴、清雅、热烈。
辽南鼓吹——是流传于辽宁部分地区的民间鼓吹乐种。分“汉吹”、“大牌子曲”、“小牌子曲”、“水曲”四类。演奏风格既有高亢热烈,又有婉转哀怨。
这些器乐乐种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或多或少地保存了唐宋燕乐、宋元戏曲、当地民间音乐的风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