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是二元对立的思维

答案:5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3:55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1-29 01:46
什么是二元对立的思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29 01:55
简单地说,就是在A和B两种元素中,只能选其一,没有两者共存的选项。
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上帝在设计人脑的时候,留下了斧凿的痕迹,这个是人类思维集体性的一个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过阴阳、01 来进行编码的,大脑的神经元有冲动(1)和抑制(0)两种状态,这样的编码也决定了人喜欢二元对立思维。
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响,人的内心会产生好恶、美丑,我想这样不想那样,非得这样不能那样,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现象。
它不单纯是在修辞学的对语间确定一系列对立关系。这些对照的概念,被分成两两一对,汇而形成一个完整地界定两个相互排斥的领域的二律背反系统。……基督教思想加深了天国与尘世、理性和注定泯灭的肉体间,以及有创造能力的精神与草木顽石间的对立。”

知识拓展:
二元对立是在批判理论上,一对相反的理论,它们通常会以阶级形式出现。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论,是解释人类基层思想,文化与语言的一种相当有力的工具。
相反,后结构主义者认为二元对立并不是人类思想最基本的组织,只是西方思想的加工品。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最经典的例子,是理性(rational)与感性(emotional)的二分,而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一向比感性获得更高的评价。
另一个例子,是存在(presence)与缺少(absence)的二分,同样地,前者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远高于后者。这些“高等理念”的相似性,例如前述的理性、存在,和很多其他的如男性(与女性对立)、说话能力(speech)(与写作能力(writing)对立),被视为一种称为逻辑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无政府主义和批判种族理论中,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都占了一个重要席位。批评者认为,对于很多理念,如男性/女性,文明/野蛮,白种人/有色人种的二分,为西方白种“文明人”的霸权提供了借口。
后结构主义者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并不是单单持相反立场,而着眼于它的解体,而这种解构被视为非政治化的——意思是,在本质上,它对二元对立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偏袒。在一对二元对立的理论被视为自我矛盾,而其价值相应下降的时候,理论便会自动解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1-29 05:18
二元论
  • 2楼网友:千夜
  • 2021-01-29 04:29
一件事物两种对立的看法、或者两种对立的结论。 不错,确是一个思维的陷阱。因为总是辩证的看待事物,所以总是处于矛盾与混乱之中。 如果有分即使不把分给我,也不要给那个复制网上内容的人。
  • 3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1-29 02:56
思维的陷阱: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上帝在设计人脑的时候,留下了斧凿的痕迹,这个是人类思维集体性的一个陷阱。世界的本源是通过阴阳、01来进行编码的,大脑的神经元有冲动(1)和抑制(0)两种状态,这样的编码也决定了人喜欢二元对立思维。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是受文化等因素影响,人的内心会产生好恶、美丑,我想这样不想那样,非得这样不能那样,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现象。基督教里面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一开始是不分善恶的,没有羞耻的概念,只因受了蛇的诱惑,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实就会区分善恶美丑的。佛教中的不二法门,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众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与观念,演绎阐述的是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二元对立思维、分别心容易制造内心冲突,让人有种种痛苦和焦虑的体验。俗话说,傻子最快乐,傻子没有太多的分别心,所以就比较容易获得快乐。 我们的先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结了一套用阴阳来表达世间万物的杰出方法。有些人一听到阴阳就觉得特别的神秘,其实阴阳只是我们的先祖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符号而已。 世间有男有女,有没有丑,种种迹象表明造物者创造的世间万物内在的数的规律都是通过阴阳、01来进行编码的。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可以由阴阳来构成,但是要想摆脱不和谐和冲突,就需要持中道,不偏不倚,这个中道加上阴阳就是三,所以老子说三生万物。这和佛家的中道思想是相通的。这并不代表着世界的本质就是三元的,我的见解和目前哲学界的三元论有所不同。 既然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阴阳,那么人类的思维本质是物质的,是神经冲动,脑神经的活动也可以通过阴阳来进行表达,兴奋和抑制分别对应着阳和阴。我们为了达到内心的平和,就要持其中道,不偏不倚,摆脱人类思维固有的陷阱二元对立思维。 举个例子,有个姑娘请教别人,说她很痛苦,不知道如何选择。她遇到了一个她喜欢的人和一个喜欢她的人,该如何选择,她陷入这个二元对立思维中痛苦不堪。我们来分析看看,喜欢她的人,她不是很喜欢,两个人朝夕相处,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相处时间长了会慢慢的喜欢上,但是选择喜欢她的人却能够有许多好处,在家可以少干家务活,财务大权在握。而选择她喜欢的人呢,这些都可能恰恰相反。于是这个姑娘就陷入了内心的矛盾冲突当中了。试想想如何摆脱这个二元对立思维的冲突,她完全可以找到第三条路,例如可以找一个她喜欢和同时喜欢她的人;如果透彻理解了人世间的事物,那么这位姑娘会认识到每件事情无所谓好坏之分,只需要凭着自己的直觉去处理就行了,也可以再多增加一下对两个人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凭着直觉就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而不至于掉入到二元对立思维的陷阱当中不能自拔。佛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的是一种无记的态度,具体是指佛对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不作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回答而是先搁置起来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非常聪明的做法,把问题搁置一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心就不会系缚在具体的事物上,就打破了精神交互作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禅宗五祖半夜给六祖慧能传授衣钵时,当五祖讲到这句话时,六祖就大彻大悟了。这句话中的含义需要耐心的领悟,可以这么理解:人的内心不被具体的事物所系缚,住即系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人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随着自己关注的丰富的外部和内心世界而自然的切换,把注意力放在了对具体的事物的关注上,人就摆脱了无意识状态,避免了内心冲突。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性本恶还是性本善等这些经典的哲学问题都是二元对立思维的陷阱。对于这两个问题放在人与哲学的章节探讨。 二元对立思维存在着泛化现象。二元对立思维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通常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吵架、争辩,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源于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泛化。也许真的要利用《非诚勿扰》中的分歧争端机来解决二元对立冲突。
  • 4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1-29 02:12
二元对立的思维:二元论认为这个世界有两种物质、力量或形态,是共存共荣,没有一种曾经或将会并吞,或简化另一种.一元论则认为,只有一种物质、力量或形态是永恒的.纯从哲学的辩论来看,二元论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它是自然的,容易从实际的经验观察得到,就如光与暗、善与恶,或属物与属灵的二元论。 拓展资料: 二元对立是在批判理论上,一对相反的理论,它们通常会以以阶级形式出现。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论,是解释人类基层思想,文化与语言的一种相当有力的工具。相反,后结构主义者认为二元对立并不是人类思想最基本的组织,只是西方思想的加工品。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最经典的例子,是理性(rational)与感性(emotional)的二分,而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一向比感性获得更高的评价。另一个例子,是存在(presence)与缺少(absence)的二分,同样地,前者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远高于后者。这些"高等理念"的相似性,例如前述的理性、存在,和很多其他的如男性(与女性对立)、说话能力(speech)(与写作能力(writing)对立),被视为一种称为逻辑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后结构主义者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并不是单单持相反立场,而着眼于它的解体,而这种解构被视为非政治化的--意思是,在本质上,它对二元对立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偏袒。在一对二元对立的理论被视为自我矛盾,而其价值相应下降的时候,理论便会自动解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