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谁写的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08:55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2-11 17:42
三国是谁写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woshuo
- 2021-02-11 17:53
问题一:三国志谁写的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余下全文>>问题二:三国谁写得好?书 我比较赞同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它比较真实的反应着历史,新版三国导演让他去做指导,易教授拒绝了,它喜欢原本的历史真实。历史我们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来解说原本的真实,不应该加以渲染。那句经典“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问题三:三国演义开篇词 到底是谁写的,名字叫什么 明代的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章《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问题四:三国演义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 是罗贯中写的,求采纳问题五:《三国演义》是谁写的?(非罗贯中)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问题六:三国演义,那首词,谁写的 《三国演义》篇首词
作者:杨慎(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曾任翰林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仪”廷杖削籍,贬戍云南,三十五年后,卒于贬所。天启朝追谥“文宪”。升庵博闻广识,《明史》本传称其著述之富,明代第一。后人辑有《升庵集》。另有《丹铅录》、《升庵诗话》、《词林万选》等,于学术、诗文、词曲诸方面均有建树。词有《杨慎词曲集》(王文才辑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其词藻丽其外,凄咽于内,对明代词风的转变有一定影响。问题七:三国演义是谁写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因
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
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余下全文>>问题八:<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一名罗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龚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於「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买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大约在西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余下全文>>问题二:三国谁写得好?书 我比较赞同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它比较真实的反应着历史,新版三国导演让他去做指导,易教授拒绝了,它喜欢原本的历史真实。历史我们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来解说原本的真实,不应该加以渲染。那句经典“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问题三:三国演义开篇词 到底是谁写的,名字叫什么 明代的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章《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问题四:三国演义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 是罗贯中写的,求采纳问题五:《三国演义》是谁写的?(非罗贯中)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问题六:三国演义,那首词,谁写的 《三国演义》篇首词
作者:杨慎(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曾任翰林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仪”廷杖削籍,贬戍云南,三十五年后,卒于贬所。天启朝追谥“文宪”。升庵博闻广识,《明史》本传称其著述之富,明代第一。后人辑有《升庵集》。另有《丹铅录》、《升庵诗话》、《词林万选》等,于学术、诗文、词曲诸方面均有建树。词有《杨慎词曲集》(王文才辑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其词藻丽其外,凄咽于内,对明代词风的转变有一定影响。问题七:三国演义是谁写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因
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
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余下全文>>问题八:<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一名罗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龚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於「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买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大约在西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