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文言文】文言文是什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7:39
  • 提问者网友:嗝是迷路的屁
  • 2021-03-10 01:14
【文言文】文言文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3-10 02:42
【答案】 文言文是我们的祖先用的书面语言.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是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就语言的基本形式来说,它们是一致的,就语言的变化说,它们又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古今汉语的这种差异,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如何阅读学习文言文呢?
  一、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也就是说,读文言文要弄清楚每个字的词义,每句话的语意.这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读书经验.他曾说,读书须是仔细,逐字逐句,要见着落.前边的没有学会,决不急于求后边的.对于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同学来说,第一步若迈得不踏实,以后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难以提高.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它们有哪些不同呢?简单说来,1、在句法和词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就是要搞清楚这种变化,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古代汉语常用的是“丢失”,“逃跑”等意思,现代汉语常用的是“死”的意思,而且跟“死”字结合,构成并列式合成词“死亡”.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会闹出笑话来,把“亡羊”说成死了羊.2、一词多义.因为文言字词比较少,往往一词多义,如一个“度”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就有“考虑”、“估计”、“尺码”、“量”、“过”、“衡量”、“制度”等多种词义.我们学过的《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中的“市”是“买”的意思,在其它的句子里还有“集市”、“交易”、“卖”、“市井”等多种意思.若不掌握这一点,在阅读时就有可能读不懂.再如,我们现在把用嘴说话叫做“说”,文言文里写作“曰”(yuē).我们现在说“下雨”文言文就用一个“雨”字来表示下雨的意思.我们现在说,“他的儿子”,文言文用“其子”两个字来表示,“其”等于“他的”,“子”等于“儿子”.白话文里的“父”是指“父亲”,文言文里的“父”(fǔ)常常是指老翁(一般的老年人).3、文言文里的数量词的用法也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现在把十个中的九个,叫做“十分之九”,文言文却写成“十九”.一般来说,文言文不用量词.《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没有用量词.4、还有,因为古代字词比较少,有时古人写文章时,就用一个同音字或形似字代替要用的字,这个代替的字就叫通假字,例如,《卖炭翁》中“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直”就是一个通假字,它代替价值的“值”.5、文言词类活用的现象也很多,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或动词,……词性变了,词义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以上这些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只要在阅读时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是不难掌握的.
  二、熟读背诵,读准句逗.
  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必须通过北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去积累语言,掌握文言的字、词和句式.文言文在生活中很少运用,客观上缺乏实践的环境,不熟读背诵是没有好办法学好的.多读多背,就会有语感,才能迅速领会文章内容,流利地读通句子,形成语感只有在朗读背诵中才能见效,因此我国古代读书十分强调咏诵,背诵.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小时候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曹植在十岁时,背诵诗赋十万言,这就告诉我们,学好文言文,必须把熟读背诵作为一条基本的方法.在朗读背诵时还应该注意,古人写文章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古文,一般是经过后人编辑整理的,那么古人用什么来表示断句呢?这就是我们学习古文时常常看到的“之”、“乎”、“者”、“也”等等虚词来表示.韩愈在《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其中的“句读”就是断句,“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各有作用,不同的虚词表示不同的标点,一般也有规律可循,有个口诀:曰后冒(:),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画圈圈(.),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如果不了解这些虚词的作用,在朗读时就有可能读错,那样既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影响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总结规律,注意方法.
  古文学习,一定要从开始培养起乾嘉学派的训诂作风.当然不是让一字训诂出几万字,但一定要透彻理解方行.多做总结便是一个绝妙的方法.
  知识是有系统性、规律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运用科学的方法牢记所学的知识.例如:翻译文言文时,要做到文通字顺,但是在翻译时,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可以意译,直译是一句对一句的按语序逐词逐句的对译,意译则是打破原来的语序,按意思翻译就行了.一般来说,记叙文、议论文多用直译,而描写抒情的文章多用意译.在翻译时,那些专有名词,例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官名等等就照翻不译.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只要掌握了,那么无论在哪篇文言文中都可以运用.因此在学习时就应该注意总结.对一些文言虚词,词性的活用等等.我们可以利用卡片来归纳整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3-10 04:20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