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首简洁的词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3-16 11:5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3-16 13:14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作者:苏轼
花褪残红青①。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②。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③,多情却被无情恼④。
【注释】
①花褪残红:残花凋谢。褪,脱去,花褪残红即花瓣落尽。白居易《微之宅残牡丹》诗:“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青杏”:未熟的杏子。因颜色青绿,俗称青杏。杏树一般四月萌芽上旬,中旬开花。至五月上旬,杏花凋谢,青杏结于枝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农历)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嘉宾,觥酬交错”。“小”:毛本作“子”。
②天涯:指极远的地方。“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③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外行人已渐渐听不到墙里荡秋千的女子的笑语欢声了。
④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的女子。恼:引起烦恼。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3-16 16:26
- 2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3-16 15:26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是一首被誉为“得此花之神”(《静志居诗话》)的咏梅佳作。落墨于梅,其主旨却又不尽然在于咏梅。李清照是最善于将深邃细腻、复杂难言的感情抒发寄寓于咏物的大家里手。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红梅形神的描绘咏叹而抒发自己酝藉而复杂的感情的。
上片写红梅初放时的情态和神韵。一个“碎”字,写出了静中之动,有质感、有力度,使人仿佛看到了梅花破蕾乍放时令人销魂的一瞬。抓住这个破字,已是“得此花之神”的第一笔;在探梅活动中,对所探得花形、花貌采取虚写,而对所探得的花“香”与花“意”却采取实写的手法,这正是“得此花之神”的第二笔。因为梅花的色与貌终究是直观的、外在的美,是可以一目了然的,而它所酝藉的若续若断、沁人心脾的幽香与含而不露、韵味隽永的意蕴却是其深邃的内在美的流露。词人用“几多”、“无限”这种非定指的表示数量和范围的词极言梅花的“香”与“意”,更把对它的内在美的描绘和赞颂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从而,由外及内,从形到神,层层深入地刻画了梅的形象。
下片写词人感时伤怀的愁情。词人由探花、度花、见花而爱花,由爱花而自然转入赞花,而“赞”恰是一种包含着丰富强烈主观色彩的心理活动的直剖与外化。“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二句中已蕴蓄饱和着词人对美好人生的热爱与追求之情,一想到明朝风起后花事的残落景象,便顿生惜花之情,自然就联想到自己也曾象乍放的红梅那样新鲜娇艳,但韶光易逝,红颜易改,人世间多少无情风也会摧毁美好的青春。郁抑憔悴的词人从“春窗底”望去,那红梅开得正盛,由自己的青春流逝而想到梅花的命运,也会让流光带走红梅的青春韶华。那么,还是抓紧大好春光,饮酒赏梅吧!于是又转愁闷为自宽自慰,自邀自乐:“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结句看似浅直,实则内涵却十分深邃含蓄,它饱含着词人对梅花命运的深沉忧虑,也深藏着人世沧桑之感。这样含蓄的结句,更使全词的艺术形象收物我一体之妙。
- 3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3-16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