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封是什么意思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22:37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3-07 17:53
二十四番花信封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03-07 18:12
候,即“5天”。一候是梅花是说“全年第一个5天的代表花是梅花”。
24 番花信风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侯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蜇 一候桃花 二候律棠 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 二候酴糜 三候楝花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个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 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诗经》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都是物候的体现。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物候专著、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 24 个节气和 72 候。
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也有 24 番花信风的记载;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游前山》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24 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24 番花信风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侯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蜇 一候桃花 二候律棠 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 二候酴糜 三候楝花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个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 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诗经》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都是物候的体现。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物候专著、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 24 个节气和 72 候。
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也有 24 番花信风的记载;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游前山》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24 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3-07 22:49
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吧~~
- 2楼网友:鸽屿
- 2021-03-07 21:59
候,即“5天”。一候是梅花是说“全年第一个5天的代表花是梅花”。
24 番花信风
24 番花信风
- 3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3-07 20:27
候,即“5天”。一候是梅花是说“全年第一个5天的代表花是梅花”。
24 番花信风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侯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蜇 一候桃花 二候律棠 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 二候酴糜 三候楝花
24 番花信风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侯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蜇 一候桃花 二候律棠 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 二候酴糜 三候楝花
参考资料:候,即“5天”。一候是梅花是说“全年第一个5天的代表花是梅花”。
- 4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3-07 19:29
编辑本段原文
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气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具体资料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梁元帝《纂要》:“一月二番花信风,阴阳寒暖,冬随其时,但先期一日,有风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则:鹅儿、木兰、李花、杨花、桤花、桐花、金樱、鹅黄、楝花、荷花、槟榔、蔓罗、菱花、木槿、桂花、芦花、兰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
编辑本段注释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 8 个节气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
从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南朝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程大昌《演繁露·花信风》、 宋 王逵《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 明 杨慎《二十四番花信风》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 (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个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俗话说的好:“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诗经》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等,都是物候的体现。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物候专著、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 二十四 个节气和 七十二候。
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也有 24 番花信风的记载;程犬昌《演繁露》曾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游前山》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编辑本段农时农事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
·陆游《落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驿外:客店外面。无主,无人问。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问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间奇迹,只有梅花枝上雪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指稀疏的梅花影子。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香。
宋·林逋《山园小梅》
一朵忽先变,百花背后香
宋·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如。输:差于。
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句写梅花的高洁品格。
元·王冕《素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之间。
元·王冕《墨梅》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明·刘基《古戍》
清香传得天心在,或许寻常草木知
天心:天然真纯的情意。寻常:普通。
明·方孝孺《画梅》
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
《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
编辑本段各地有关节气的谚语春天孩子面 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着,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二月清明一片青 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末,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广西贵县
清明谷雨 冻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广西贵县
雨春夹一冬 必定暖烘烘
根据我国习惯,阴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认为是春的开始日。在阴历连续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阴历十二月中,和阴历正月初一隔着半个月的时光。这半个月在阴历年底,还是冬天。这就是“两春夹一冬”的意思。
查历年纪录,长江流域在阳历一二月之交,天气最冷。立春在阳历二月五日左右,长江下游的最冷天气行将结束,天气就可变暖了。但是照习惯说:这时还是残冬岁底的时候,所以有此一说。
——河南开封
未到惊蛰先动雷 四十八天云不开
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断雪 谷雨断霜
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苏常州
反了春 冻断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是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山东即墨、河南太康
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气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具体资料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梁元帝《纂要》:“一月二番花信风,阴阳寒暖,冬随其时,但先期一日,有风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则:鹅儿、木兰、李花、杨花、桤花、桐花、金樱、鹅黄、楝花、荷花、槟榔、蔓罗、菱花、木槿、桂花、芦花、兰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
编辑本段注释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 8 个节气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
从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南朝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程大昌《演繁露·花信风》、 宋 王逵《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 明 杨慎《二十四番花信风》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 (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个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俗话说的好:“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诗经》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等,都是物候的体现。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物候专著、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 二十四 个节气和 七十二候。
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也有 24 番花信风的记载;程犬昌《演繁露》曾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游前山》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编辑本段农时农事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
·陆游《落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驿外:客店外面。无主,无人问。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问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间奇迹,只有梅花枝上雪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指稀疏的梅花影子。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香。
宋·林逋《山园小梅》
一朵忽先变,百花背后香
宋·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如。输:差于。
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句写梅花的高洁品格。
元·王冕《素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之间。
元·王冕《墨梅》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明·刘基《古戍》
清香传得天心在,或许寻常草木知
天心:天然真纯的情意。寻常:普通。
明·方孝孺《画梅》
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
《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
编辑本段各地有关节气的谚语春天孩子面 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着,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二月清明一片青 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末,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广西贵县
清明谷雨 冻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广西贵县
雨春夹一冬 必定暖烘烘
根据我国习惯,阴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认为是春的开始日。在阴历连续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阴历十二月中,和阴历正月初一隔着半个月的时光。这半个月在阴历年底,还是冬天。这就是“两春夹一冬”的意思。
查历年纪录,长江流域在阳历一二月之交,天气最冷。立春在阳历二月五日左右,长江下游的最冷天气行将结束,天气就可变暖了。但是照习惯说:这时还是残冬岁底的时候,所以有此一说。
——河南开封
未到惊蛰先动雷 四十八天云不开
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断雪 谷雨断霜
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苏常州
反了春 冻断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是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山东即墨、河南太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