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5:39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12-23 05:43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对文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 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
D.宜多应者 应:回答
2.“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
3.文中画线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一项译文是 [ ] 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
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
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也要死,不如都去死。
D.现在逃跑也会死,发动大事也会死,同样都是死。
4.对文中句子“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项燕已经战死了,或者可能逃亡了。
B.认为项燕不是已经战死了,而是已经逃亡了。
C.有的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认为项燕逃走了。
D.或者认为项燕可能战死了,或者认为可能逃走了。
5.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 A.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B.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
C.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全部经过。
D.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的谋划。
6.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陈涉世家》中表现全文主旨体现作者抱负的名句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总结先汉兴隆的原因的原句是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7.从下面的说法中找出正确的两项是[ ] A.《陋室铭》、《桃花源记》、《捕蛇者说》中的“铭”、“记”、“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水浒》、《红楼梦》是长篇小说,《故乡》、《孔乙己》是中篇小说。
C.“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这三个成语均出自《论语》。
D.《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依次是马克·吐温和莫泊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12-23 05:48
1.D 2.B 3.D 4.C 5.C 6.(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亲贤臣远小人7.AC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12-23 07:24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