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施比受更为有福"出自谁口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18:18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12-20 20:56
"施比受更为有福"出自谁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12-20 22:12
圣经《使徒行传/宗徒大事录》 20章35节:“要记住主耶稣的话,他说过:‘施予比领受更为有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2-20 22:55
施比受更快乐 我们要尽量帮助别人,能帮多少就帮多少,但并不是说每天都一定要出去帮多少人,不是这样!而是很自然地做,很自然地发挥我们的爱心。比方说,师父有时候看到那些流浪的人或穷困的人,就马上给他们需要的东西,看到就给。(同修:可是我感觉好像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帮不完。)看到别人有需要就自然做,什么时候能做就做,不能的话,就下次嘛!不用勉强自己。 帮助别人是很荣幸、很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工作或责任。如果你觉得帮助别人是责任,就不要做了;当你觉得高兴、快乐的时候才做,因为那是我们的荣幸啊!给别人东西的时候真的很快乐,帮助别人真的很舒服! 前天,我打算出去买一张沙发给狗,却买不到,因为店里卖的沙发都很大,而我的房子小,如果要放大沙发的话,就没地方摆。那些狗是有自己的床,不过他们白天在外面逛来逛去,有时候累了就没地方坐,平常他们在家里都是坐沙发的(师父笑),所以我就打算去买一个给他们。 那时候我进去一家店里,还没看沙发,就看到两个小孩在那边很懊恼的样子,跟他们妈妈说:“拜托、拜托!我们希望今天就把它买下来。”我在旁边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好像是那位妈妈想要买一组上下铺的床给那两个小孩,但因为他们很快就要搬家,如果现在买回去的话,下次搬家的时候还要再付一次床的搬运费,而且必须把床拆开,搬到新家后再组装回去,由于要多花钱,所以那位妈妈不想现在买。 我就跟那位经理说:“我能不能帮他们付之后的搬运费?我现在先付,等他们搬家的时候,你们再来帮他们搬。”那两个小孩听了好高兴、好快乐!他们就向我要地址、电话、名字等等(师父和大众笑),我说:“不、不!我很忙,对不起!这算是送给你们的,你们高兴就好了,其他的别问。”然后我就跑了。 那时候我心里很高兴,因为小孩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他们说:“噢!真的吗?谢谢!谢谢!您是不是圣诞老公公啊?”(师父和大众笑,大众鼓掌)那个比较小的小孩就跟妈妈说:“妈妈,真的有圣诞老公公哦!”如果他们那天没买,圣诞节的时候就不能睡新床了,必须等到明年搬家以后才能有。我看那张床,连我自己也很喜欢(大众笑),他们设计那种很适合小孩的颜色,色彩很亮丽,不过,并不是很杂乱、很花花绿绿那种,而是两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感觉很舒服。我觉得那两个小孩蛮有眼光的,只是妈妈大概舍不得多花五十美元,觉得浪费嘛,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然后那个店的经理跟我说:“你知不知道这需要五十美元?”我说:“这不算什么!能够给孩子们快乐,就值得了。”我给他一百美元,说:“万一五十元不够的话,就拿另外的五十元来支付,请务必要确认今天他们小孩能够拿到那张床。因为圣诞节到了,主要是给小孩高兴,我很爱小孩。拜托你好不好?”他说:“好,没问题!”然后我就赶快溜了。我本来要买沙发给狗,结果不敢留(师父和大众笑),还没看就离开了。 因为那时候他们一直围过来,然后问东问西,问电话号码什么的,还说要写感谢卡等等。我说:“不要、不要!真的不需要。”如果每次都让人家写感谢卡,我们信箱装不完啊!(师父笑)我给了以后就马上溜,那时候心里很高兴,看到小孩这么快乐,觉得好像自己快乐一样。 像我们小的时候,能够马上拿到什么喜欢的东西,噢!快乐死啊!如果要等到两个月以后才能拿到,这段期间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卦呢!是不是?(大众答:是)而且圣诞节到了嘛!他们妈妈并不是说不要买,她已经很爱小孩了,就我看他们好像不是很有钱的样子。所以当我说要帮他们预付搬运费时,他们惊讶地讲不出话来。我说:“我很爱小孩,而且圣诞节到了嘛!”然后他们一直道谢,我说:“不、不!应该是我谢谢你们才对,因为你们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很快乐。”真的是这样。 所以我们有机会帮助别人时,应该感激对方。我真的感激他们给我这个机会能够帮助那两个小孩,给他们高兴,因为有些人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们会怀疑你的目的。而且那时候那位经理也很愿意配合,好像大家都很拥护这样,让人觉得很顺、很舒服。所以,帮助别人并不是一种责任,而是很荣耀的事情,会让你感到很高兴。我那一整天都很高兴。(师父笑) (同修:不过,当我想到很多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觉得好累。)不用啊,你去哪里看到那么多人需要帮助?你碰到谁有需要,就帮他,我们帮不了整个世界,帮完世界以后,还有地狱众生、还有动物啊!所以眼前有什么情况需要,你就做,每次做一样就好,不用想到以后还要做十样。今天看到什么人需要,如果能够帮的话就帮,不能的话就拥护心嘛。 像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我们也可以跟那位母亲说:“噢!这张床真的很好,你尽量给小孩嘛!”这样也好,不一定要帮助钱,我们有拥护心,给他们快乐、给他们鼓励,这样也好。如果那天他们没有买到,也没关系,你可以跟小孩说:“没有关系!一个月很快就过去,到时候你们就可以拿到了。”你想办法鼓励他们,比方说这样,而且你自己很乐意这样做。但并不是说看到任何情况都要勉强自己去多嘴什么,不是、不是!而是很自然地做。像那天,刚好上帝给我这个机会,我就觉得做起来很顺,心里好高兴。能够帮助别人,我真的很高兴!万一那时候帮不了忙,我也会很懊恼,因为一想到那两个小孩空手回去,一个月以后才能拿到,我心里也会不舒服,所以我当时能够做,真的好快乐! 所以我才告诉你们,帮助别人并不是一种责任,而是让你感到很快乐、很舒服的事情。我常常这样做,常常觉得很快乐(师父笑),并不是只有第一次或第二次、第三次快乐而已,每次我帮助别人,都很快乐,当然,每次有不同的快乐。能够帮助真正需要的人,噢!我觉得好舒服、好舒服!或许有时我们会怀疑那些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不过,既然他们要,我就给,我们不能怀疑他们说谎。万一他们真的说谎,那是他们的事,我还是会帮他们,那个时候我会觉得不那么快乐,不过,总比抱着怀疑心,不帮助他们好,因为我回家以后可能会想:“唉呀!那时候应该帮他们才对。” 有时我们在路上看到流浪汉,但因为车子已经开过去了,所以我们必须绕好远、好远的路折回来,给了他以后我才觉得高兴。如果我就这样开车过去,没有回去帮助他们的话,回家以后,我心里一定不舒服,会觉得自己没有尽量多走一步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帮助别人对某些人来说是那么难啊!你们不懂、真的不懂啊!你们多给,就知道多快乐,越给越觉得快乐,相信我!(师父笑)不用给很多,意思说能够给多少就给多少,但并不是要把财产统统送别人,让自己和家人不够用,不是、不是!我们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在照顾之余,如果还能够帮助别人,就尽量帮助,然后你会很开心。 当我们在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时,心里会觉得好舒服,好像自己拿到一样,我们会感受到那些人舒服的感觉。这个道理很简单,比方说,你是需要的人,然后有人突然间来帮助你,那时候你高不高兴?(大众答:高兴!)你这样想就知道了,根本不需要有神通才晓得。所以对方的快乐就变成你的快乐,因为你清楚地了解到他现在的感觉,就像那些挨饿的人能够拿到食物,你知道他们的感觉怎么样。 同样,我在帮助别人时,好像我就变成那个人了,所以我才会觉得好高兴。我给谁,那个人似乎就变成我,所以我和他都会觉得很高兴。不过,我比他更高兴,因为我不只是感觉到他的高兴而已,我又知道自己带给他高兴,所以两种合起来,我会比他更高兴。我们说:“给予的人比接受的人高兴”,就是这个缘故。 所以,如果你们不给、不帮助别人的话,真的太可惜了!太可惜了!你们错过那些得到快乐、高兴的机会。我并不是强迫你们要布施,而是告诉你们,那真的是带给你们高兴、快乐的机会,业障不业障以后再说嘛!给的时候就不要管业障,只想到那些需要的人,不考虑自己,这样我们才会快乐。如果那时候还想业障不业障,边给边怕怕那个样子,那就不要给了,因为那时候你不会快乐的;给的时候完全不管自己的后果怎么样,那个时候你才会快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