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3 09:17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2-02 15:02
请问,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2-02 15:56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其中科技进步是经济意义上的广义科技进步,是综合要素,是利用生产函数方法测算科技进步作用的最终结果。 科技进步作用的测算主要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经济
数学
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把科技进步的作用单独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的估价,以此来衡量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把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对各生产部门中投入量和产出量进行总量分析,是科技进步测算工作的基本特点。 经过各国学者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有多种测算科技进步作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增长速度方程法、直接统计科技项目效益发、指标法、具体生产函数法、竟增长因素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层次分析法等等。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我国的实践,目前我国采用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又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早在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柯布(Charles W. Cobo)和道格拉斯(Paul Howard Douglas)就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贡献情况的分析。他们在继承与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产出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等主要生产要素贡献结果的结论。 如果存在如下假定:(1)劳动与资本同时作为获得产出的前提条件;(2)要素的边际产出大于零;(3)固定资本时劳动的边际产出递减,固定劳动时资本的边际产出亦递减;(4)非负性;(5)要素间彼此可替代。而这五项假定又同时满足时,则产出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Yt=AKL式中Y、K、L分别代表产出,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α、β则为参数,分别代表资本弹性、劳动弹性;A为常数,表示变动因素。在日后的运用中,A又被当作是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动的技术因素。 继柯布─道格拉斯之后,众多经济学家继续运用生产函数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在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技术进步因素对产出的巨大贡献。1957年,索洛(SOLOW,B.M)在广泛研究美国经济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在于技术进步而非资本积累。他指出1909~1949年40年间,美国非农业部门中每年增长1.5%,人均产生增长十倍,其中增长率的87.5%是依靠技术进步取得的。据此他将人均产出作为独立变量来度量技术进步,提出:Y=A(t)f(K,L)并因此得到常见的SOLOW增长速度方程:y=a+αk+βl进一步研究时,索洛认为α+β=1,于是将柯布─道格拉斯公式演变为:Y在对上式求对数、求导后得:即 该式的基本涵义是:生产产出的增长率(速度)=广义技术进步增长率(速度)+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率(速度)+劳动资本投入的增长率(速度)。这就是所谓的索洛中性技术进步剩余法,可见索洛中性技术剩余法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延伸和扩展,是在柯─道生产函数的基础引入技术进步因素,并对生产类型加以限制后得到的计算方法。(注:公式无法显示完全,请谅解)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